趙慶優
【摘 要】小學作為學生生涯的伊始階段,對于后期的個人發展以及思維構建有著深遠影響。在當前實際開展小學數學學科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端正自己的認識,將數學思想很好地滲透到教學開展中,使用正確的教學思想方法進行滲透,持續地提升強化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提升學生綜合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思想 數學
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間接手段。具有良好數學思維的學生能夠快速高效地掌握相關學習知識,也能夠學會對數學知識舉一反三,以此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地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著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這樣說,絕不能認為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并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
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既要求教師傳授一定的知識給學生們,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思維也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如,在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時,盡管不能作為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來對待,但是,在教學和舊知識密切相連的一些新知識的時候,或者是在解一些具有思考性的習題時,就需要教師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加以引導,這樣都能夠對鍛煉學生的思維創造性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
尤其是對于控制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差的小學生,好奇會讓他們學習更加充滿興趣,不厭煩。好奇心是小學生探索知識的一種心理傾向,同時也是創新力的思維培養的動力,學生會對數學的學習充滿興趣,這樣便讓求知欲占據心靈,此時學生會開始思考數學學習,這樣便讓思維能力的培養開始進行。例如,教師在給小學生講三角形時便可以讓小學生畫圖思考。問題的提出和問題的解決方法,是讓小學生開始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教師應當精心設計教學問題,首先,這個問題應當有趣味能夠吸引人,小學生才會對它產生興趣并為之思考,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其次,問題不能太難,太難的問題會讓學生完全無法找到突破點,找不到突破點,學生的興趣也就會慢慢減退,漸漸地便不想去思考了,這會阻礙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教學的方法,通過這一方法來構建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系統,教師的引導在學生學習數學思維能力上占據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精心設計的每一個問題,采用合理的方法來實現,都會大大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探索是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一種重要途徑。學生的的創造性思維,正是學生在不斷的主動探索中逐漸形成的。所以,教師就要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摒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大膽嘗試開展新型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建立小組合作,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不斷探求各種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知識。作為數學教師,就要為學生營造能促進其創新思維發展的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合作、討論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比如,在學習“倒數”這一節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探究“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并舉出例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1)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2)特殊的幾個數的倒數如何求得?如1的倒數是多少?0呢?在探究過程中,有的學生提出來簡單的求倒數的方法,即只要調換分數中分子與分母的位置,這樣說來,1的倒數只能是1,0的倒數只能是0;有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他認為,0的倒數不能說是0,因為一個整數的倒數是用這個整數做分母,用1做分子,可0不能做分母,所以0沒有倒數。有的學生馬上贊同,并提出自己探究的見解,0是沒有倒數的,因為從倒數的意義來看,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而0乘任何數都得0,所以我認為0沒有倒數。你看,學生精彩的發言,不正是學生創造性數學思維的充分展現嗎?
五、聯系新舊知識,發展學生思維
聯系舊知,進行聯想和類比。舊知是思維的基礎,思維是通向新知的橋梁。由舊知進行聯想和類比,也是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有效途徑。聯想和類比,就是把兩種相近或相似的知識或問題進行比較,找到彼此的聯系和區別,進而對所探索的問題找到正確的答案。數學知識具有嚴密的邏輯系統。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某些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引伸和發展,學生的認識活動也總是以已有的舊知識和經驗為前提。每教一新知識都盡可能復習有關的舊知識,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來搭橋鋪路,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如在教“加減法各部分的關系”時,先復習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稱,然后引導學生從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后兩算式的得數實際上分別是前一個算式中的加數,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求加數的公式:一個加數=和減去另一個加數。這樣引導學生通過溫故知新,將新知識納入原來的知識系統中,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總之,蘇教版小學數學具有內容板塊聯系緊密、內容新穎和形式多樣的特點,可以培養學生多角度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方面,蘇教版小學數學教學可以通過數形結合、教學實踐、創設教學情境和聯系生活使數學更加貼近實際,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解析[D].2003.
[2]吳華.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初探[J].學周刊,2005.
[3]占敏. 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D].貴州師范大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