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朗永宗
【摘 要】體育是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養,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參與后續的文化課活動。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影響,高中體育教學中仍舊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教師需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出發,分析體育教學低效的根本原因,同時找出有效的改進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體育鍛煉機會。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充分釋放壓力,感知運動的最大樂趣,能夠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的人才價值,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事業貢獻出自身應有的力量,進一步促進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加快。
【關鍵詞】高中體育 教學工作 常見問題 有效策略 研究
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打造優質的發展平臺,引導和鼓勵學生在合作中進步、進步中實現身心的健康成長,明確未來的奮斗目標,走上全面發展的創新之路。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范圍,增加課堂的動態色彩,因而學生的運動興趣普遍不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如何改善這一落后的弊端現狀,順應新課改的進步趨勢,強健學生體魄,啟發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社會培養出大批高素質、全能型的建設人才,這是體育教師們值得深思的關鍵問題,也是體育課改的根本要求,更是學生今后進步與發展的必要前提。
一、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
部分體育教師仍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組織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項目活動,體育課堂上學生過于懶散,時常出現幾人說笑打鬧的現象,體育課對于學生而言沒有任何的存在價值,學生甚至錯誤的認為體育課程的開設就是為了娛樂而已。他們缺乏強烈的運動積極性,在教師的放縱下越來越抵觸運動,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個性化發展目標實現起來更是困難重重。
2.主體地位不明
素質教育是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性,并將課堂真正歸還于學生,引導他們快樂運動、放飛自我,順利步入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軌道。但是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卻一味地選用“灌輸式”指導方法,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參與體育活動,發展運動能力,過分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實際想法沒有機會進行表達,師生缺乏有效互動,課堂教學效率明顯下降。
3.缺乏情感培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積極的學習態度、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迅速地捕獲教師的教學內容,領略動作的要求。高中生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也有充沛的精力。可在現實中,繁重的學習任務,升學的巨大壓力,教師、家長的錯誤觀點導致他們忽視體育學習的必要性,抑制自己強烈的學習興趣,并在體育課上消極怠工,主動實踐熱情極度缺乏。
二、高中體育教學問題的改進策略
1.改革教學方法
新課程的最大亮點之一就是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師由主講者變成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引導者,學習方式由被動地接受性學習變成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在教學方法上應該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的時候要盡量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需要和專長,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到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獲得積極情緒的體驗,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思想境界。
2.師生情感溝通
對學生體育感情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原有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出發,在一定范圍內自己選擇運動項目。這樣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需求,激發學習動機,培養體育興趣、體育意識和特長,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區別對待成為可能。通過高中體育學習,使學生能掌握2~3項自己喜愛的運動技術、技能,既發展學生個性,又使學生掌握從事體育活動和享受體育活動的方法,為終生堅持體育活動奠定基礎。例如,對晨練活動的改革。高中很大部分的學生是寄宿制的,學校一直堅持出早鍛煉,但內容和形式上比較陳舊,長期以來以全校為單位,集體做一套操或追求整齊劃一的集體跑步的做法,難以激發學生參加晨練的欲望。為此可以打破原來“整齊劃一”的做法,以寢室為單位進行有氧健身跑練習,由學校規定多條健身跑路線,規定一定距離,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跑的線路、速度和距離,這樣可滿足學生對晨煉的欲望。考評標準更科學考評在體育教學運行中起導向、調節、激勵、鑒定作用,考試只是作為一種檢查手段在素質教育的支配下發揮作用,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種方式。因此,體育教師要建立科學的考評標準,對學生成績做多維評價。例如,對學生體育成績考核實行加、減分制:一是“達標”項目的考核,應按照《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來劃定分數;二是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各項加分項目的考核;三是根據學生自身特長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進行考核追加分。
3.加強實踐教學
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成功教學的前提。只有學生對我們所傳授的教學內容感興趣,才會引起其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就要求教師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組織形式,采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實踐教學這一環節,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如體育課的開始熱身部分和結束部分的徒手操、放松操可放手讓學生去組織和編排,或者上課通過舉行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進行自主編排、擔任裁判等。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體育正步入一個新時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探索,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培養學生堅持鍛煉的良好品質,以創造出一種更適合現代體育教育發展的教學模式,促進高中體育課堂高效性教學,進而提高高中體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趙衛.高中體育教育若干問題探討[J].南昌高專學報,2017(3)20-21.
[2]沈國蘭.關于加強高中體育教育方式方法改革的探討[J].教學園地,2016(8)74-75.
[3]劉耀東.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學周刊,2014(1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