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艷
【摘 要】幾何圖形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幾何圖形概念的學習和理解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生活化是數學教學的一種重要趨勢,正確的認識生活和數學之間的關系,將“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滲透到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中,是激發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幾何圖形 小學數學教學 生活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將具體的生活實例引入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融入生活化情境中,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動手和動腦能力得到提高。
一、將生活實例引入教學活動,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當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對教學結構進行調整,充分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教學資源,將之與教材中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生活化方式將知識轉化為研究學習的形式,使學生在同學間相互的幾何圖形展示中獲得知識,并使學生通過對生活化現象的觀察,以及對生活實例的分析,深入的掌握有關的數學知識。
在新的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該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生活化探究學習。學生在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時,一般是單純的從數學角度進行理解,這樣加大了理解的難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幾何圖形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將生活中存在的幾何圖形問題引入到幾何圖形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度和趣味性,使學生可以在愉悅的分為中學習到知識。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課堂外的知識點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根據對生活實例的認識進行問題的解決。如在進行“認識方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學樓舍的朝向進行觀察,或者引導學生對交通標志上方向圖形進行認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實地進行相關的考察,使學生的思維可以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得到發散,最終對有關的知識進行深入的認識和掌握,并利用生活實例對自己學習的知識進行驗證。
二、參與性結合合作教學
在進行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時,學生需要獨立思考和完成學習任務。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學生應當自主地完成教材內容的預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根據預習的情況,考慮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實例,進行例子列舉。在進行課本知識的預習、相關資料的參考以及生活實例的列舉時,可以通過與同學的交流進行驗證,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教學,將可以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小組之間的交流討論等方式,將會使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如在進行“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生活實際問題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生活中軸對稱圖形”的探究,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到室外進行軸對稱圖形的觀察,如教室的門窗,校園中的垃圾桶,教師前方掛著的鐘表以及正方形或者長方形墻面等,通過對這些軸對稱圖形的觀察,使學生思考這些圖形之間的共同點。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其進行適當的指導,然后使學生通過討論提出問題,收獲知識,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充滿著數學知識,實踐中學習的知識更加深刻和真實。
小學生當前正處于重要的知識學習階段,學生的思維處于待開發階段,受到教師的影響很大,因此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在開展合作性圖形辨認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游戲式教學
圖形和生活的有機結合是小學生自主尋找的興趣來源。處于小學階段,學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求知欲,對游戲具有一種天然的喜愛,而且十分的好動、貪玩,其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很難在自我主動意識的作用下形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在進行小學幾何圖形教學時,可以以學生的這一特征為切入點,使用探討式、游戲式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感興趣的環境中獲得知識。
如在進行“認識圖形”之一章節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將不同的圖形的畫在貼紙上,然后將其粘在每個學生的身上。在正式上課時,使學生圍成一個圈,然后進行分組。每組選擇一位學生在講臺上說出一個圖形,讓另一個學生尋找,然后平常找的最快、最準確的一組,對其進行適當的獎勵。通過這種具有生活情境的游戲形式,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表達和反應能力,最終實現教學有效性。
生活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逐步實現起課堂和課外一體化的結合,進而使課堂形式更具生活趣味,更具新鮮感。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實踐技能創新技能的提高,學生對生活化學習的認識才會更深入,然后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幾何圖形數學教學時,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具有積極的意義。在與生活的緊密結合中,并不僅僅是將生活中的實例引入到教學活動中,還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創建生活化情境,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進而更好地學習數學幾何圖形知識。當前,進行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時,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對此不是十分重視,因此還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韓曉偉.談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的教學策略[J]. 新課程·小學,2014(2):75-75.
[2]陳衍瑤.小學數學教學領域生活化策略[J]. 新課程:小學,2015(2):82-82.
[3]肖常經.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探析[J]. 山西青年,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