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輝
【摘 要】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材中幾乎每一章都有閱讀材料,內容上涉及較廣,包括數學史料、數學家、實際生活、數學趣題、知識背景、外語教學、信息技術、數學算法等等。這部分知識內容看似不太重要,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它們所發揮的教育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這些閱讀材料是養成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等的關鍵,有利于深化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但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于閱讀材料教學的重要性還沒有深刻認識,因此筆者將對高中數學教學中閱讀材料教學的重要性以及開展途徑展開研究,旨在促進閱材料的作用發揮。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閱讀材料 應用途徑
和傳統的數學教材相比較,增加了閱讀材料的教科書讓人耳目一新,閱讀教學材料增添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對于高效課堂的建構具有積極意義。盡管高中數學教材進行課改版升級,但是相比較之下,數學教學工作卻沒有進展,這也是導致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不足的重要原因,此現象需要引起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的深思。
一、閱讀材料在高中數學教材中的教學作用
1.閱讀材料關注素質培養,成為數學教學重要組成
閱讀材料是的高中數學教材中的重要內容,在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閱讀材料的作用不容忽視,有效的閱讀材料教學是數學教學內容的擴展,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高中數學中常見的三角函數,在閱讀材料部分結合圓形來講解闡述函數的應用范圍,說明函數的基本性質,在閱讀材料的引導下,學生實現了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擴展,知識框架的構建能力也逐漸替身,由此可見,高中數學教學中閱讀材料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閱讀材料設置更為靈活,提升數學教學彈性空間
高中教育的普及化使得其教育對象逐漸廣泛,但是不同的學生之間在知識基礎和思維能力等要素上是具有區別的,因此學習需求也大不相同,但是傳統教材缺乏教學靈活性,而閱讀材料的出現提升了高中數學教學的彈性。現階段的高中數學閱讀材料不再僅僅局限于數學理論和習題教學,學生能依據自身的學習需求選擇合理的學習資源,教師教學方式也在逐漸向著多元化和靈活化方向發展。
3.閱讀材料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分析
閱讀材料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實現了自主探究學習,這符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和“使學生具有數學學習的興趣,樹立數學學習信心”的教學理念相契合。例如“丟番圖的墓志銘”,透過故事內容學生對丟番圖的去世年齡產生了好奇,在不自覺中進入故事情境,并積極開展研究活動。
4.閱讀材料弱化功利色彩,奠定數學后期應用基礎
高中數學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具備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深入認識數學學科,具有學以致用的意識和精神,利用數學知識技能解決日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奠定數學應用的基礎。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受應試教育體制影響,具有濃厚的功力色彩,而閱讀材料的出現和應用建立了數學學科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為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提供了思路。
二、高中數學閱讀材料教學的有效途徑
1.創設問題情境導入
閱讀材料為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導入提供了素材和契機。傳統的單一知識教學已經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材料創設問題情境,實現教學內容的擴展和延伸。例如,在《簡單現行規劃》的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性融入閱讀材料,比如“錯在哪”的材料內容就很適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材料內容如下:“在一節不等式課上,劉老師出了一道題讓同學們先求解,題目是這樣的,已知 ①1≤x+y≤3 ; ②-1≤x-y<1. 求得 4x+2y 的值域。”筆者給學生示范了兩種解題方法,讓并且一對一錯,讓學生找出正確答案,并解釋錯誤答案原理,學生在教師甚至的問題情境下,很快陷入了思考,閱讀材料在本次教學中起到緩沖教學的作用,順利實現了新知教學的過渡。
2.數學建模教學
數學建模教學是對實際問題進行抽象而簡明的數學符號刻畫,它能夠解釋某些客觀現象,并預測未來的發展規律等[3]。基于高中數學教學的內容和特點,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應用數學建模具有積極意義。例如:針對《購房中的數學》一章的內容教學,就可以應用數學建模方法,問題簡述:王大爺準備在 2018 年購房,他在帥選購房信息的過程中,對于購買二手房和商品房的問題產生了疑問,他的家庭月收入10000元,現有存款60萬,想留出5-8萬急用。方案一:購買商品房,單價為8000元/m2,面積為 1100m 2 。預想方案二:購買二手房,總售價為78萬。在開展討論之前,教師需要讓學生提前了解銀行計算利息以及還款方式等,在進行階段之間,并詢問學生等額本息的計算方式[4],以及等額本息還款和等額本金壞款之間的異同,并提出具體案例,讓學生展開探究。
綜上,閱讀材料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不僅利于學生的思維養成,還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觀察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不能盲目選擇和應用,否則數學閱讀材料的應用效果難以實現,反而不利于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系統把握。
參考文獻
[1]林琳.人教A版高中數學教科書中“閱讀材料”的教學思路和方法[D].福建師范大學,2007.
[2]蔡麗冰.人教A版高中數學教材“閱讀材料”的價值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3]林玉忠.發揮高中數學教材中閱讀材料的教育教學功能 [J]. 教育教學論壇,2013(04):276-278.
[4]陳小強.淺談高中數學新教材人教 A 版例題的教學 [J].都市家教月刊 ,2016 ,(0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