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峰
憑著快消品代理商和快消品領域10幾年的知名公司工作經驗,筆者曾結合三率判定法在2017年1月23日發文分析涪陵榨菜可能進入轉折點,當時通過分析發現,涪陵榨菜在2016年重新步入增長快車道,出現了非常好的凈利率、毛利率、銷售額增長率的三率齊升趨勢,隨后涪陵榨菜展開了堪稱驚艷的上漲過程,并在此后的一年半時間里漲幅接近400%。
日前涪陵榨菜公布了2018年三季報,但是股價已相對年內高點下跌了不少。最新的三季報顯示,涪陵榨菜2018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5.45億元,同比增長25.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3億元,同比增長72.16%。同時年度展望業績,預計2018年1-12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050.62萬元至72474.89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45%至75%。而截至10月24日收盤,公司股價為22.2元/股,與8月1日30.78元/股的年內峰值相比下降了27.88%。那么,在現在這個時點用三率判定法再來看看,未來的涪陵榨菜還會繼續牛途嗎?
長期來看,銷售凈利率就是巴菲特滾雪球理論中雪道中濕潤積雪的厚度,財務意義是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直接關乎雪球變大的快慢速度。涪陵榨菜的銷售凈利率上市以來直線上升,從2012年的17.74%到2018年三季度驚人的33.86%,增長100%,這正是牛股的核心秘密,賺錢能力翻倍,甚至已經超過很多白酒股的指標。而公司的毛利率也是一路飆升,三季度指標是55.73%,證明公司雪道的積雪還在變厚,企業的賽道和行業非常優良。很高的毛利率為提升賺錢能力提供了充裕空間。另外,三項費用比率隨著銷售額增長也在變低,說明企業的規模效益正在顯現。此外,2012年以來公司主營業務增長率低迷徘徊四年,然后開始快速增長。三率齊升,牛股成型。
目前,涪陵榨菜已經形成了榨菜第一品牌的消費心智定位,為提價、品類擴展提供了基礎條件。公司也正是這樣做的,2016年7月8日晚間,涪陵集團發布公告稱上調11個單品的產品到岸價格,提價幅度為8%-12%不等;2018年2月再次提價,宣布上調80g和88g榨菜主力9個單品的產品到岸價格,提價幅度為15-17%不等。此外,公司深入利用泡菜的原料多樣化的特點開發了泡蘿卜、泡豇豆、泡青菜、泡海帶、泡白菜等系列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對于佐餐多元化。另外,公司所在的領域還有繼續收購、進一步擴展品類的可能性;榨菜產地的自然條件和工藝的護城河效應等等,這些都是涪陵榨菜繼續成長和進行競爭的潛力和基礎。
再從估值角度看,根據公司的年度預告60050.62萬元至72474.89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45%至75%。公司目前的潛在PE是25倍左右,如果公司2019年仍然保持20%以上的主營業務增長率,那么利潤增速有望保持50%左右,潛在PE在13倍左右,因此,對于一個還在成長和擴展中崛起品牌,顯然仍然有不小的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