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接元
【摘 要】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肩負著教育學生、建設班集體的重要責任,其各項工作開展的效果影響著班級班風和凝聚力的形成以及學生個人的素質發展。新時期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也應有所創新,我們要不斷在實踐中探索、總結,摸索出最佳的班級管理策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開展質量。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管理工作 做好
小學生正處在學習、認知和成長的關鍵階段,良好的班級環境是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小學班主任擔負著沉重的責任,必須要在搞好班級建設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思想、品德進行全面的教育,挖掘他們的潛力,促進他們的發展。本文從不同方面入手,對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為人師表,做好學生的表率
班主任在學生的眼中具有絕對的權威性,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引來學生的模仿。因此,想要做好對學生的教育,班主任首先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學生們的榜樣。在學校中,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多,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想要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我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實踐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從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他們熱愛勞動,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學后和學生一塊打掃環境衛生和教室清潔衛生;教育學生搞好團結,我首先做到和任課老師、其他同事搞好團結;和學生做知心朋友;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書寫認真工整,我在板書時首先做到書寫規范認真。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贏得了學生的愛戴。班主任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選好班干部,培養得力助手
班級的建設和管理僅憑班主任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班干部作為學生中的一員,能夠第一時間了解班級的動態,是班主任了解班級和其他學生的紐帶。班主任必須大力培養有責任心、正直、能力強的班級干部,作為自身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同時實現對學生管理能力的鍛煉。在班干部的選拔過程中,必須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不能將機會全部留給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一些在學習方面的后進生也應得到平等的機會。同時要定期的對班干部隊伍進行調整,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
在選拔班干部的時候,我嚴格按照“民意”進行選舉,并且每個學期都要進行新一輪的選拔,同學們以投票的方式選出有威信的同學。當新一屆的班干部選出后,我任命了紀律委員,又別出心裁地任命副班長分管班級紀律。上個學期班里的紀律委員手握“大權”,滋生了一些驕縱的情緒,對關系好的同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關系不好的同學就格外嚴格。認識到這個問題后,我打破常規,讓兩個人搭檔,負責班里的紀律工作。結果,兩位同學都配合得非常好,班里的紀律好了很多。選拔合適的班干部,發揮他們的特長,并且定期地進行換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有能力的同學都能參選,參與班級管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因為有了小助手而變得井井有條。
三、加強學生自我管理,培養自覺意識
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認為:“管是為了不管”。學生終究要走向社會,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對他們以后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小學階段對學生管理的目的正是為了逐漸培養起他們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因此班主任需要在開展各項工作時適時滲透對學生自覺意識的培養。比如,可以在班集體中引入自我評比機制。內容上分為學習、衛生、團結同學等幾大塊,定期進行評比。在機制的引導下,學生會不斷地與別人進行對照,發現自己的長處,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時還能借鑒班上一些同學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成功實現了自我評價、自我修正和自我管理。
四、開展評比和競賽活動
適時恰當地鼓勵學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加以評價,適當地鼓勵,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在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中,評選出“文明學生”、“守紀律標兵”、“文明禮貌標兵”、“衛生標兵”、“學習標兵”、“勞動標兵”等,樹立典型,發揮榜樣的力量。我還抓住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設立了各種“進步獎”。利用辦墻報“書法園地”、“美文欣賞”、“小小書畫家”等,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逐漸在班上形成一種濃厚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五、重視課堂上的常規訓練
學生在小學階段形成的習慣是很難在后期改正的,往往會伴隨他們的一生。班主任對于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應滲透到各個微小的方面,尤其是對于一些剛剛升入小學的學生,更要嚴格要求,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我針對班上學生實際,利用一切有利時間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正確的讀書和寫字姿勢是學生健康的保障,每天提醒他們注意"三個一"即"一拳、一尺、一寸",在學生做作業時,不停地提醒糾正不良姿勢。學生起來發言時,則要求他們站端正,兩眼平視前方,態度自然大方,并且說話時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晰。聽的時候,則要求他們注意聽別人說話,要尊重發言的同學,聽清楚說話的內容,記在心中,要說得出來,為此,我常搞突擊檢查,如提完問題叫一名同學復述一遍,講完要求同學重復一遍等等。這些辦法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習慣養成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增強了他們的自控能力,課堂秩序有明顯好轉。
六、結語
小學階段是素質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認真培養每一位學生,保障學生的學習環境以及成長環境。班主任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者,班主任的自身素質對于學生也具有影響力。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必須時時提高自身修養,謹言慎行,認真落實工作,做好班級的管理者。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也在這個偉大的崗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包銀花.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探索與實踐[J].科學導報,2013,(8).
[2]周瑜,熊寶紅.淺析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改革[J].新課程學習,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