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龍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范圍,增加課堂的教學實效。引導學生在動態學習中獲取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從而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構建了完善的認知體系,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更好的迎合全能型人才需求,彰顯出人生的最高價值。多媒體集視頻、動畫、音樂、文字于一體,將學生帶入虛擬的網絡世界,挖掘學生的無限潛能,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學生學的輕松,教師教的愉快,語文教學工作才能取得顯著成效,進而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時代建設人才。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多媒體教學 策略 研究
網絡化、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語文教師教學思路的多元化轉變創造了有利條件。動靜結合的語文課堂,一方面可以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打消學生的成長顧慮,確保教學質量的同時優化課堂結構,另一方面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為教師提供充足時間實施各項人才培養計劃,進一步帶動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成功揭開新課程改革的嶄新篇章。筆者憑借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小學語文課堂的多媒體教學提出幾點新的看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環境更加逼真,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十分濃厚。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活動方案的優化設計,同時結合學生實際的理解能力,進行教材知識點的分類歸納與總結,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一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學生也能在快樂學習中實現學習任務的優質完成,學習習慣的逐漸養成。如在《燕子》一課教學時,我會利用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并將課堂真正的歸還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便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學生自主分析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的強化提升奠定下了良好基礎。
二、抽象知識形象展現
在大屏幕前,學生可以直接看到課文中出現的一些意象,從而更好理解。如在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時,本課時以欣賞和朗讀為主,通過直觀的課件,讓學生在觀看錄像和圖片的同時,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和豐富的物產。教學中,充分展現美的形象,努力做到語文美育具體化。根據教學直觀性原則,以學生心理特點為依據、以美的熏陶感染為目的,把“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水”,把“見都沒有見過想都想不出來的各種各樣的魚”把“顏色艷麗,形狀奇特的珊瑚”把“千奇百怪的貝殼”,把“成百上千的海鳥”以及“龐大的海龜”“懶洋洋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等等,都形象的展現在學生們眼前,從而增強了美的感染力。使學生在欣賞中去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借助投影,形象直觀,由文到圖,學生就能理解“門”“開”“回”的意義,對詩的意境的理解就容易了,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積極配合閱讀教學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遷移,通過發散學生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大大增加聽和看的機會;用文字、圖像、聲音的巧妙結合,可以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多媒體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情緒。如對古詩《靜夜思》的教學,對學生來說,理解意境,還是一個難點,但是通過多媒體,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用多媒體聲形并貌地預設情境:月圓之夜,金色月光灑在地面上,思絮萬千,此情此景,詩人會想些什么呢?學生在這種情境下配樂朗讀,對課文會有更深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境,可使學生積極參與情感體驗,能促使學生運用各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的認知活動,主動探索知識,大大激發其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主體積極性。多媒體技術綜合運用形、聲、色、光,聲畫并茂,能有效地渲染氣氛、創設意境,激發學生情感,喚起學生的思想共鳴。
四、拉近課文與學生的距離
多媒體課件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學生看到、聽到不易直接看到、聽到的事物、現象和過程,從而大大豐富教材內容。如《詹天佑》一課描寫的是清朝末年的事,距今已一百多年,和跨世紀的學生可謂是相隔甚遠。面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衛星準確發射太空、尖端技術層出不窮的現實,如何用一條鐵路激發起當代小學生濃濃的愛國情懷呢?依據多媒體能夠通過聲、光、色把遠的事物拉近、把抽象事物變具體這一特點,可以在教學中設計多媒體超文本的教學軟件,向學生展示詹天佑修建鐵路時的歷史背景和翔實資料,從而拉近學生與唐天佑之間的距離。在《詹天佑》一課演示“人字形”線路時,我結合多媒體課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除了“人字形”線路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生提出“之字”及“螺旋”線路。這些辦法會怎樣?于是,我把事先設計好的課件放給學生看,其運行結果都因車身過長而失敗。這樣,在對比中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
五、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到教學步驟,學生被動地參與多。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類的學習資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方法、策略和發展目標,學生在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有了自主學習的天地。
六、結束語
總之,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和發展新的理念、新的思想,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和推廣,必將有效推動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韓欣.試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7(4):371-372
[2]張美林.淺談多媒體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課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6,(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