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富
一、問題提出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些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或幾塊木板,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論”。這個理論對我們管理班級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我們必須還得注意,人不是木板,教師面對的是動態的學生,他們是隨時發展變化的,優生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有可能會變成問題學生。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能真正深入學生實際,及時發現新情況,把問題解決在校園,解決在萌芽之初,這才是班級工作的良策。
2017年9月我接任了六年級一班的班主任。我班有個叫劉玉航的同學。這個同學非常聰明,升級成績在我班名列前茅。剛開學頭幾周,該同學學習非常積極,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僅僅持續了四周,第五周周一,第一節是我的數學課,上課時我就發現劉玉航聽課有打哈欠的現象,當時我沒有特別在意,心想,可能有特殊原因沒休息好把。接下來的幾天都是這種情況,我就了解其他任課老師,英語老師范曉梅老師說,“何止是打哈欠,我上課的時候他還呼呼睡大覺呢!”這時候,我開始認識到問題不是偶爾沒休息好那么簡單了。隨后,我找這個同學談了兩次話,在談話中我發現該同學表情有點冷漠,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接下來一周的時間,這個同學上課的積極程度仍然遠不如以前,在一次單元檢測中成績居全班下游。這時候,我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于是,我就開始想方設法挖出問題的真正原因,并把劉玉航確定為家訪的重點對象,決定入戶家訪。
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1.找“問題”學生談心
我先后和劉玉航談了兩次心,想從中問出他上課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但這些聰明的孩子警惕性很高,他說自己能按時睡覺,就是晚上總是睡不踏實,可能是睡眠質量不好導致上課打盹。我沒有得到合理的答案,覺得工作進入了僵局。
2.班內調查
我調查了若干個和劉玉航關系好的同學,想從他們那里了解到劉玉航上課打盹,學習積極性降低的原因。馬福祥同學告訴我,“劉玉航說他不想上學了,他說讀書沒有用,不上學將來照樣掙大錢”。我從本班同學那里就得到這么一點有用的信息。
3.從學生父母那里了解情況
我及時與劉玉航的家長取得了聯系。他的爸爸在廣饒工作,她媽媽在羊口的工業園上班,有時上夜班早上和晚上根本見不到兒子,兒子由80多歲的奶奶帶著。奶奶和媽媽說過,玉航晚上有時睡得很晚,門還總是關得嚴嚴的,問他在干什么,他總是說寫作業。這時候,奶奶說上幾句催他早睡的話,也就回自己房間睡了。
4.意外收獲
第二天午飯后,我路過教學樓東門口,正在我邁臺階時,忽然聽到樓門口旁邊有幾個六年級三班的孩子正在談論有關電腦游戲的話題,他們說的東西我雖然不懂,但從聽到的那些詞語我可以判斷出他們談論的話題是什么。于是,憑著職業的敏感我停下了腳步。由于不給這些孩子擔任課程,所以他們對我沒有太多戒備心。我問他們說什么說得這么津津有味。他們告訴我正在談論一些游戲,如《逃生》《喪尸圍城》等等。聽到這里我問他們:“你們晚上玩到很晚嗎?”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回答:“不敢啊,超過時間家長就催著睡?!蔽矣纸又鴨枺骸澳銈冎勒l敢晚上玩到很晚?” 有一個叫徐源勇的同學說:“劉玉航就敢,他爸爸媽媽不在家,他奶奶又管不了他。他有時候能打通宵呢!”這個同學還特別叮囑我,“老師,你別說我告訴你的”。我答應一定不“出賣”他,然后若無其事地回到樓上。
??!我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線索!
5.再找學生談話
回到樓上,我馬上把劉玉航叫到辦公室。我開門見山地對他說:“上次我問你晚上打游戲不,你說不打。有人怎么說你經常打,有時還打通宵呢?”開始他矢口否認,問我誰說的。我反問他:“你不用管誰說的,你是不是經常玩《逃生》《喪尸圍城》這些游戲???”他見我似乎有了鐵的證據,一切都知道了,臉開始發紅冒汗,最后終于承認了自己打游戲到通宵的事實。
6.終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學生的防線被攻破,接下來的工作就很好開展了。在隨后的談話中,我終于了解到事情的深層原因。原來,由于晚上爸爸不在家,媽媽經常上夜班,晚上家里只有祖孫二人,奶奶的耳朵又非常聾,和她說話根本聽不清楚,所以做完作業后,光看電視又覺得沒意思,于是就把興趣轉移到游戲上來,剛開始時間上還能把握得住,后來越打越上癮,有時候干脆就打通宵了。我還了解到一個重要信息,劉玉航的鄰居李澤林是個高中輟學學生,他們兩個經常在一起玩,兩人不僅晚上一起在網上打游戲,并且李澤林經常向劉玉航宣傳“讀書無用”的思想。事實上,劉玉航的思想受鄰居李澤林影響非常大。最后我分析出了該同學思想行為變化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親人陪伴的缺失;二是受到了不良影響。
7.通過家訪順利把問題解決
找出了問題的真正原因后,我確定了下一步的工作策略——家訪。我給劉玉航的爸爸打電話讓他抽空回來趟,告訴他需要雙方見面協商一下孩子的教育問題。周三晚飯后,我驅車如約來到學生家中,劉玉航的家長熱情地接待了我。碰巧,劉玉航的媽媽那天也沒有上夜班。由于家訪前的工作已經準備得非常詳細了,所以家訪非常順利和成功。最后,劉玉航表態要和以前那樣好好學習,不再受李澤林的影響。劉玉航的爸爸決定以后增加回家的次數,回來多陪陪孩子。更重要的是,劉玉航的媽媽決定換一個只上白班的工作崗位,這樣,晚上可以能夠回家陪伴和督促孩子。經過這樣一個小小波折,她覺得多掙錢不如培養孩子重要。對于家長的配合,我非常感動。
三、取得的成效
那次家訪之后,劉玉航同學上課再沒有打過瞌睡。那個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下課開朗樂觀,和同學們打成一片的美少年又回到了我們身邊。經過一學期的努力,他最后年終考試取得了級部第二名的好成績??吹竭@一切,我露出了會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