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什么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基礎教育中數學教學一直以來以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為主,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聽得多、記得多、問得少,教師成功地把知識“搬運”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發揮主動性,發現問題不能及時與老師或同學交流;同一個知識點所有學生都要學習,不論學生是否已經掌握,因此課堂上出現“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消化不了”的現象,這一教學模式很難實現因材施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Flipped Classroom),是指將教與學主要環節轉移到課堂教學之前,學生通過教師準備的自學課件來進行自學。其各個環節的教學活動一般是圍繞學生進行的,然后通過批判思維訓練,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相關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使其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一、翻轉了教與學的先后順序
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讓學生“先學”,然后運用互聯網和微視頻“后教”,實現教與學順序的逆轉,使學生的“先學”超越閱讀教材、查閱資料、課堂教學。觀看視頻的方式比純粹自學教材、閱讀文本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和發現問題。在課堂上學生通過作業演練進一步發現理解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后通過集中講解、小組討論、個別輔導等方式解決問題。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學中,教師應在制作視頻中將合并同類項、移動項等知識點體現出來,并將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同時在制作視頻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和認知水平,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相應題目。在將視頻發送給學生之后,教師還應督促學生積極自學,學生在自學完畢后,教師也應及時回收學生的自學報告,并分析學生自學報告中反饋出來的主要問題。
二、翻轉了課堂的教學設計
1.課前準備教學視頻
課前教師需要確定教學目標的類型,并確定在課下自主學習及課上協作內化不同階段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成為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將已制作好的微視頻發布到教學平臺上,讓學生在線觀看或通過下載進行線下學習。
2.課中觀看教學視頻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如反函數教學,可以實現對反函數知識內容的感知與記憶。學生觀看教學視頻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行安排學習進度,多次暫停、倒帶并隨時做筆記完成課前練習。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情況自測練習,提出問題。通過觀看視頻、自主學習后,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有了初步理解,可通過完成相應的練習檢測學習成效。
3.討論內化專業知識
教師根據本節課知識和學生觀看教學視頻、練習情況提出疑問,學生根據理解與興趣選擇相應的探究題目,在課堂上創造個性化學習環境,使學生自主探索,教師通過“一對一”或小組協作方式輔導,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及解決作業中遇到的困難。針對教師布置的探究性問題,組內成員可通過平板電腦中的多媒體電子書、網上搜索等方式擴充知識內容。然后采用對話、商討、辯論等形式對問題進行探索研究,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求異、批判思維,提高與學習伙伴的合作溝通能力。
4.課下交流學業成果
經過自主探索、協作學習之后,學生把自己或小組在學習活動中的收獲匯集、整理成各種形式的作品并進行成果展示。個人或組間通過多種方式在班級表達、交流最后互相補充、歸納總結出所學知識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然后教師通過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獨立學習過程及與小組協作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綜合性評價。
三、翻轉了教師的教學方法
對于數學教學來說,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且對于課程設計來說,是否新穎直接影響著整個教學的重點。因此,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做好教學活動的設計工作。如學生在學習“軸對稱”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活動,并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在結合教材的基礎上來找出其中的特征與規律,這樣也就可以通過逐漸的引導來讓學生掌握好這一知識。
對于多媒體教學技術來說,是實現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渠道之一。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要運用好多媒體技術,利用好其中的視頻以及聲音等來吸引學生的目光,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如學生在學習“函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將函數曲線圖制作成為動畫,其中還要明確標注出函數的性質,以此來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也就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同時還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上出發,以此來保證教學活動的科學性,通過有效的輔助手段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可以掌握好數學知識,提高學習的效果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