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岳云
摘要:興趣作為學習最好的導師,有益于學生主體內因的主動性參入,尤其對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而言,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興趣的引領帶動學生暢游熟悉知識的海洋,成為教改工作亟待解決的重點話題。
關鍵詞:小學教育;高年級教學;興趣引領;教改研究
心理學表明,興趣能推動學習積極性,當學生處于心理壓抑、情緒不滿時,將喪失學習信心,直接會削弱、阻礙智力活動的正常進行,破壞學習主動性的全面發揮,最終影響到學習效率。相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而言,唯有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才是學好數學的問題關鍵。
一、“理解”導趣:基于師生情感對話敲開學生數學興趣大門
應當說,理解是嫁接師生情感不可或缺的橋梁紐帶。理解學生,關鍵在于走近學生,與學生心貼心,進一步講就是付諸充沛精力、飽滿熱情來帶動、感染學生,不僅向孩子們張開一張笑臉,而且是獻上一分真情,歸根結底要敞開一顆赤誠的愛心。小學生的心理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好的成績面前,一句熱情的表揚話語,就能夠使他們興趣倍增,困難挫折之后,無微不至的安慰與鼓勵,同樣能使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基于老師對學生的理解,心靈對話之中,學生也會理解老師,能夠切身感悟老師的仁者之心,在同甘共苦中,慢慢會理解老師誨人不倦的良苦用心,并基于這份真誠情感的理解,逐漸學會數學學習方法,懂得如何揚長避短,進一步掌握數學學習技巧,進一步挖掘自身潛能,成為學科求知的優異者。即便基礎較差的后進者,也會在這份理解中,摒棄自卑心理,基于老師的鼓勵與信任,也會樹立信心,逐步趕上來,全面營造出學數學、愛數學的良好氛圍。
二、“成功”興趣:基于數學認知收獲引領學生探索求知再出發
心理學表明,成功是產生興趣、保持興趣活力的助推器、發動機。學生基于數學的學習,每次成績的提高、認知的進步都會使學生無比快樂與欣喜,一種自豪感、成就感便會油然而生,繼而會與數學之間產生難以言狀的親切感,這種親切的魅力在于驅使學生向著再一次的成功一步步邁進,最終培養出持續穩定的數學興趣。因此,作為小學高年級數學執教者,必須不失時機地結合實踐教學,創設好每一次讓學生參入與競賽、獲取成功的機遇,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練習題,讓不同智力層次的小學生都積極參入進來,基于問題的難易程度分類施教,保證每一位學生皆有所學、皆有所得,增強數學學習的全面信心,整體打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的新局面。而打開新局面的關鍵,在于如何落實因材施教,如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品嘗“成功”的喜悅。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必須講究求精多練的教學思路,精講難點,多練重點,疑難點問題務求當堂解決。
三、“課堂”問趣:基于問題情境創設驅動學生情感求知
在課堂教學當中,執教應講究策略,必須善于設計問題課堂,結合新觀點、新事物啟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超乎想象中向課堂問趣。可以想象,數學課堂的情景創設越神秘、越超出學生想象,就越能啟發問題課堂興趣。因此,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應緊密結合數學概念設計問題情景,并基于問題的提出,構建猜想,進一步打造智力賽場;同時,不失時機地導入啟發性問題情景,循循善誘地引領學生探索求真的數學思想;不怕想法千奇百怪甚至奇葩,有獨立見解最好,應重視、鼓勵學生勇于思考,切合時宜進行交流切磋。例如,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問題講解,可以生活當中素材先行導入,鼓勵學生找出身邊相關的數學模型,在熱烈的課堂氣氛中展開教學課題。然后發動學生分別以數方格的辦法分別進行同底(長)、同高(寬)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占用方格的累加,學生驚奇地發展二者占用方格一樣多,方格數就是面積數,因為長乘以寬得出長方形的面積,學生自然會產生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不是也是底與高的乘積呢?如此一來,本應要大費口舌的艱澀數學問題,被一個巧妙的情景設計迎刃而解。
四、“美學”助趣:基于數學魅力感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與自然、藝術美有所不同,數學獨有其美學魅力。數學美通常通過邏輯魅力、內在含蓄、理智魅力展現出來,數學美美的隱蔽,美的深邃,美在邏輯思想。對數學美的全面領悟,必須走出枯燥抽象枯燥公式、定理的瓶頸束縛,洞察內在數學思想才是根本。應當說,任何智能性活動均離不開情感投入,人們對數學問題融入自身的情感便成就了數學美。數學美育在于對學習興趣的系統培養,通過美的魅力推促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有效掌握,尤其對彰顯數學價值、培養創造力方面意義非同一般。
概括而言,數學開發智力已經全面達成共識,必如學生覺得“數學好玩”、“學數學的動腦子”等等,說明他們對數學美已經有了初步的見解,而這樣的見解屬無意識當中形成的,尚需進一步的疏導引領。因此,基于這樣粗淺的認識,執教者在課堂提出問題時,應結合身邊事物美的形態導出新鮮話題,通過新穎問題的提出,引領學生探索數學奧秘的好奇心。同時,問題分析最為關鍵,要通過別具一格的思路啟發,讓學生學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學到探解數學的真本領。尤其在教學在小結當中,要充分展示歸納總結的邏輯魅力,讓學生全面體驗數學簡潔、統一之美。與此同時,執教者必須端正健康積極的數學教育價值觀,依憑借數學力量幫助學生正確探索學習問題、解決實際問題,首先從數學信仰方面帶好頭,為學生率先垂范,以嚴謹的數學態度為廣大學生現身說法。要做到這一點,重在以簡潔語言講清數學道理,通過直觀精湛的數學邏輯吸引學生,使得學生更喜歡數學,更愛學數學。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羅增儒,李文銘,《數學教學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