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涵
[摘要] 目的 探討對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給予術后對癥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該院所接收的72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普外科的手術治療。對于所有接收住院治療的患者開展常規檢查和治療,將其作為參照組,36例。研究組通過對接受手術治療后的患者給予對癥的藥物治療,36例。對比研究組和參照組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的總體有效率34例(94.44%)顯著高于參照組28例(77.78%),治療后研究組的總體滿意度33例(91.67%)顯著高于參照組25例(69.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普外科疾病伴發糖尿病患者給予術后對癥治療,不僅能夠減輕患者術后的不適感受,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滿意度。
[關鍵詞] 普外科疾?。惶悄虿』颊?;術后對癥治療;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1(a)-0045-02
糖尿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該類疾病的發生機制尚未研究明確[1]?;颊咴诨疾∑陂g將會表現出多尿、多飲、多食以及消瘦等臨床癥狀,若未采取及時治療和干預,將會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更多不必要的額外傷害[2]。臨床研究認為,糖尿病患者發生普外科疾病的幾率相對較高,普外科疾病的發生也將會加重患者的糖尿病癥狀,長此以往將會形成惡性循環。特別是對于接受普外科手術患者而言,術后將會引發其他疾病的發生,嚴重危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3]。因此,臨床上針對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給予術后對癥治療,能夠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十分顯著[4]。該組研究通過對2016年6月—2017年6月該院所接收的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對癥藥物治療,臨床效果十分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組均為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經過倫理委員會同意。抽取該院所接收的72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普外科的手術治療。對于所有接收住院治療的患者開展常規檢查,將其作為參照組,為36例。研究組通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給予對癥的藥物治療,為36例。其中,研究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16例,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48歲,平均年齡(59.42±1.28)歲;最短病程為1 d,最長病程為7 d,平均病程(3.47±1.84)d;參照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14例,最大年齡為84歲,最小年齡為50歲,平均年齡(59.84±1.74)歲;最短病程為1 d,最長病程為10 d,平均病程(3.84±2.05)d。各組患者的性別和年齡以及病情程度等基本資料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對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普外科的手術治療,臨床上通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給予對癥的藥物治療。患者接受住院治療后,需要接受各項常規檢查,包括:血壓、血糖以及體溫等,隨后患者接受普外科的手術治療。手術前需要注重患者血糖指標的控制,可以采用:口腔降糖藥、控制飲食以及注射胰島素等治療方式;手術當天需要停止服用降糖藥,同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血糖等其他生命指標的常規檢查,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注射適量的胰島素,患者能夠恢復正常飲食后停止注射胰島素,同時,患者口服辛伐他?。▏帨首諬2006 3389)進行治療,10 mg/次,1次/d?;颊呓邮苁中g治療后的血糖水平需要控制在8~11 mmol/L之間,尿酮(-),同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糾正電解質失衡情況,術后做好相應的抗感染預防措施。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研究組和參照組的治療效果以及總體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該組實驗均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通過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后各組的總體有效率
治療后研究組的總體有效率34例(94.44%)顯著高于參照組28例(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后各組的總體滿意度
治療后研究組的總體滿意度33例(91.67%)顯著高于參照組25例(69.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來,對于普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通常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還能夠滿足患者所提出的護理需求。手術治療后的普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血糖變化較大的情況,但是經過對癥的藥物治療后,不僅能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同時,還能夠達到徹底清除病灶的治療效果[5]。手術治療后,對于患者的感染以及并發癥的發生并不常見,但是對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而言,術后積極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尤為重要,同時,維持患者機體內的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對于患者的術后恢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患者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生理和心理變化,選擇對于患者影響較小的麻醉方式,手術過程中嚴格遵循快、穩以及準等操作原則,進而降低對于患者的損傷程度。對于血糖持續在7~9 mmol/L、尿酮(-)以及尿糖為(-)~(+)的患者,可以直接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后,需要每天定期為患者補充150~200 g的糖以及補充適當劑量的鉀,同時,每間隔2 h為患者測量一次血糖水平,并根據所檢查的血糖水平及時調整胰島素的使用劑量。手術后需要盡早恢復患者的正常飲食,極大程度避免酮癥的發生,并且手術后需要在控制患者血糖的同時,避免低血糖以及酮癥酸中毒等并發癥的發生[6]。對于手術切口發生感染的患者而言,則需要加強對于感染病灶的徹底清除,并進行及時而又有效的引流,等到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后,根據細菌培養以及試敏的結果選擇適當的抗菌性藥物。
經過該組大量的分析和討論得出結論:治療后研究組的總體有效率34例(94.44%)顯著高于參照組28例(77.78%),治療后研究組的總體滿意度33例(91.67%)顯著高于參照組25例(69.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最為一種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疾病,伴隨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生幾率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患者患者并期間的癥狀較為復雜和繁多,長時間處于血糖異常的狀況下將會增加細菌的大量滋生,進而導致人體抑制白細胞不斷移動,進而極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抵抗能力和防御能力。加之對于糖化尿病患者而言,普外科疾病的發生幾率相對較高,術后感染的幾率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此時,術后采取對癥的藥物治療,對于患者的術后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對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給予術后對癥治療,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還能夠滿足患者所提出的臨床需求,臨床效果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 李懷剛, 萬嶸, 萬艷. 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行急診手術時的處理[J]. 蛇志, 2016, 28(2):183-184.
[2] 穆元強. 淺談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的術后治療[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18):45.
[3] 胡瑩. 普外科大手術并存糖尿病術后血糖控制的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2(83):143-144.
[4] 歐陽斌. 急診手術治療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35(6):101.
[5] 蘆小光, 楊振江. 營養風險篩查2002在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5):55-57.
[6] 匡彥兵, 李宗霞. 急診手術治療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112例臨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7, 20(5):3-4.
(收稿日期: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