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是班級工作的舵手,學生的思想品德、作風養成、心理健康、學習能力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班主任的影響。班主任工作滲透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中,或許不能立竿見影,但卻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每天面對的,是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每天接觸的,是幾十顆等待滋潤的心靈。如何讓一雙雙眼睛充滿智慧之光,怎樣使一顆顆心靈健康成長,這不僅需要班主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科學的管理方法,即班級管理的智慧。新時代教育呼喚智慧型班主任。
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我們的教育對象是青少年,他們單純、向上,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俗話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時時、事事做學生的表率,是打造良好班集體的最關鍵、最有效的方法。
在工作中我非常關注細節,包括在不同場合下得體的穿著、合適的言行、積極的情緒、謙恭的態度等,因為這一切都會影響學生,都能教育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比如我要求學生不說臟話,不罵人,不亂扔廢紙、粉筆頭等,這些我都首先做到,發現廢紙、粉筆頭等我隨時撿起,學生自然也就不亂扔、亂吐、亂罵了。上課第一遍鈴響,我準時到教室做好上課準備,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在課前做好準備,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發現違紀的學生我從不粗暴批評,而是從心理上進行疏導,從紀律上進行約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深知身教重于言傳,通過班主任的模范帶頭,學生產生模仿的心理意向和學習的外在行為,由此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要管好一個班級,班主任首先要選擇一些品學兼優、責任心強、樂意為同學服務的學生擔任班隊干部,使之成為同學的榜樣,帶動其他同學不斷進取,進而形成優良的班風。
在班干部的產生過程中,教師的包辦代替必定會使班干部失去群眾基礎,給日后的工作帶來不必要的困難,是不可取的。但是,單純的所謂“民主”,讓學生完全“自決”,一些學生往往會傾向選舉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級管理中得到“照顧”,同樣有不足。我采取的辦法是,由想擔任班干部的學生發表就職演講參與競選,然后由學生民主投票選舉多位同學,最后由教師權衡。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發表意見,選出的干部也往往比較理想。最后再根據所選干部的氣質、性格以及能力的差異進行分工,優化班委會結構。實踐證明,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經過班主任的優化組合而產生的班委會,能得到同學們的信任和擁護。
班主任對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還應該進行教育和培養。我經常教育他們樹立為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既要大膽工作,又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注意工作方法。班主任要經常檢查班委會工作,而且要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既不能包辦代替,也不能把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給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堅持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組織他們學會制訂計劃及具體措施,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并加以改進。教會他們如何分辨是非,及時阻止同學中的不良行為。而對于班干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為,我決不姑息,督促他們以身作則并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學生在每個階段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班主任要及時掌握班級現狀,摸清學生的思想動態,使不良跡象消滅在萌芽狀態中,進而讓班級向著和諧、向上的方向發展。
為了更好地掌握班級情況,我常找個別學生談心、與班干部交流。我還通過交流貼的形式了解班級動態,了解學生內心想法。我利用擔任語文老師的“便利”,讓學生以“老師,我想對你說”“老師,我發現了……”等為題寫作文,鼓勵他們說出真實感受,談班級,談家庭,從而了解每個學生的內心世界,對班級的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
為了更好地增強班級凝聚力,我結合班級現狀隨時召開主題班會。比如,在開學初我召開“我理想中的班級”主題班會,讓學生自己暢讀班級愿景,與此同時我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進而形成了班級制度。讓學生自覺遵守制度,向著自己理想中團結、向上、和諧、進步的班級努力。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明確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隨著教育形勢的發展,社會對班主任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新時代的班主任應該是有個性有特色的智者,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借鑒名師育人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思考、探索適合自己的管理路子,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努力進取,不辱教書育人的使命,做新時代智慧型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