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丹璐
[摘要]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智慧教育已是全球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智慧教育發展的視閾下,結合國際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探討涉外旅游人才的培養,是信息時代所賦予的嶄新課題。本文將結合智慧教育的理念,探討高職旅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旅游英語》的教學現狀,并提出現代信息技術的新時代下,將如何進行《旅游英語》微課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智慧教育;高職《旅游英語》;微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8)02-0174-03
智慧教育( Smart Education)這一理念最早由哲學家提出,主要是想喚醒人類更好運用和發展自身“智慧”。二十一世紀,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IBM公司首次重新闡述了智慧教育的要義。智慧教育從全球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和角度出發,提出創新發展的五個目標,分別為個性化多元學習方式、系統文化的全球整合、服務型的知識技能、學生的技術沉浸和智慧教育在新世紀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因此,在智慧教育發展的背景下,如何進行高職旅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旅游英語》的微課教學,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提高《旅游英語》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從而培養具有創新、創造能力的新型旅游人才,是時代所賦予的新任務。
一、智慧教育的涵義和特征
(一)涵義
智慧教育是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中產生的教育新形態,是有效結合物聯網、大數據、虛擬仿真、云計算以及智能化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型教學和學習。智慧化的評價管理以及智慧化的教學,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因此,智慧教育可視為信息時代教育的典型代表和重要標志,這對智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特征
美國知名公司IBM指出了智慧教育五大主要特征,主要包括面向師生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和協同技術、面向學生的學習檔案和學習項目的管理、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和及時的教育信息,以及先進的計算機互聯網的監控和管理。教育的本質就是知識和智慧的傳遞,但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中,教育的發展相對滯后,顯得不夠智慧,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因此,目前的教育形態和教育方式必須進行改革,必須根據信息時代的要求進行重構。
二、“微課”的涵義及特點
(一)涵義
“微課”一詞來源于國外的“micro lecture”,最早由美國學者戴維·彭羅斯( David Penrose)在2008年提出,他將微課定義為“知識脈沖”( Knowleclge Burst),通過微課的先進教學方式產生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 Shieh et al 2009)。Educause指出,“微課”是指某個單一的、嚴格定義的主題,用一節短小的音頻、視頻來呈現。當線混合或者面對面教學時,由諸多視頻單元構成的學習活動有利于進一步了解和深化學習內容。胡鐵生( 2011)是我國最早引入“微課”理念的學者,他指出,“微課”應以新的課程和教學實踐為主體,通過視頻教學等方式,圍繞具體的教學知識點而展開的新型教學活動。
(二)特點
1.教學時間短。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認知特點,“微課”時間設計一般為5-8分鐘,最長不超過10分鐘。相對于傳統的40 -50分鐘課堂而言,“微課”更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學習。
2.教學內容精。由于“微課”對時間的要求,相對于大而全的傳統課堂教學內容,一節“微課”通常只講授一個具體的知識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
3.增加趣味性。“微課”主要以視頻教學為載體,通過文字、圖片、聲音以及字幕等多種表現形式,能夠向學生傳遞比傳統幻燈片文字教學更豐富和直觀的教學信息,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并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4.靈活方便性強。“微課”通常以流媒體視頻格式存在,占用空間不大,學生可以在線觀看,也可以下載到各種多媒體數碼終端設備,能夠方便學生,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實現遠程聽課學習。教師還可針對“微課”的教學視頻進行綜合分析與研究,并進行觀摩與評比。而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一般依靠簡單的PPT和筆記,錄制視頻占用空間大內存,下載困難。
三、高職《旅游英語》課程的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旅游行業對涉外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加,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我國迫切需要發展智慧教育,培養適應新時代的創新、創造型的旅游人才。而作為培養高素質旅游人才的高職院校,更應擔負起時代的使命,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具有創新、創造能力的新型旅游人才。而《旅游英語》作為高職院校旅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還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旅游英語》傳統教學課程以教師講授為主要形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沒有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很難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教學質量難以大幅提升。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旅游行業對現代化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和速度。因此,我們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和學習途徑,從而提高《旅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二)實踐場所缺乏
《旅游英語》與其他英語教學活動不同,《旅游英語》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學活動涉及訂餐和酒店服務以及導游和歡迎詞等諸多旅游環節。只有在確保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英語在旅游過程中各個方面的使用,才能有效強化教學活動與實踐的運用,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乏完善的實訓條件,實踐環節薄弱,從而影響知識的掌握,影響教學效果。
(三)教材選擇不合理
高職院校的《旅游英語》更應該強調實用性。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目前大多數院校的教材多是的書面語言或課文,側重書面練習和語法講解,弱化聽說和演練,這樣將不利于學生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四)師資力量欠缺
目前信息化的發展,要求教師需要具備專業化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能夠看到由于教師缺乏專業的技術和完善的培訓,以及相應的微課視頻制作知識與能力,對于微課教學產生較大的影響。
四、高職《旅游英語》微課教學的建議
在信息發展的新時代,我們需要順勢而為,將“微課”運用到《旅游英語》課程教學中,將《旅游英語》的微課上升到智慧教育的層面。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設計微課,微課要為智慧教育的本質服務。
(一)實現多元、開放的教學模式
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實現多元、開放的教學模式,創造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路徑。高職《旅游英語》的微課設計要針對高職學生這一特色群體,要針對高職學生的學習特征,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和應用能力,尤其是創造、創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我們需要充分發揮學生靈活創造性和潛力提升,適應學生多元能力的培養。通過自主學習、協作學習以及深層學習研究等多種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法和模式的新突破。
《旅游英語》的微課,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時間、空間和結構三個維度的開放。以智慧校園的理念,實現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實現教師、學生的課堂多媒體互動和遠程互動。通過網絡呈現,實現全國旅游景點的模擬實訓。通過增設虛擬的實訓、實踐場地,讓學生在旅游資源共享中開放討論和模擬演練。利用旅游業務中的現實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通過討論研究回答問題,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創造思維。體現智慧教育中,學習為了創造,學習就是創造的理念。
(二)加大學校支持和建設力度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效降低了課堂教學的門檻,使傳統課堂教學在網絡中快速傳播和分享。因此,微課設計和制作應成為每個高校努力發展的新方向。雖然,當今也有課堂實錄型的微課,但現代化背景下的微課教學活動應突出先進教學的特點,而不應只是圍繞課堂教學進行簡單和重復錄制。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旅游英語》的微課,應該是教育性、技術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因此,為了制作出高品質的《旅游英語》微課,學校應當著眼建設智慧校園,加大“微課”錄制和制作的資金力度與技術支持。
學校應當加大對英語教師技術教學微課制作能力的培訓。微課,不能是片面理解的計算機和課程的簡單相加。學校應邀請教育界或者旅游行業的微課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對微課的理念、內容、結構和特點進行系統介紹,幫助英語教師迅速掌握并熟練應用微課的教學方法。鼓勵英語教師和旅游業內人員共同組建和開發《旅游英語》微課的科研團隊,建立《旅游英語》的微課群,從而形成本校獨具特色的微課品牌。
(三)建立學生“微課”學習成效評價體系
“以評促建”是學校教學和課程建設的重要方法。在智慧化的今天,《旅游英語》的課程評價要更充分利用信息化和大數據,將學生的微課學習與學習成效相結合,使學生在微課學習中不是隨時所欲,自由散漫,而應感受到更為嚴格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同時也對教學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過對學生學習《旅游英語》微課教學進行監督和研究相關的記錄,逐步積累學生學習的各項數據,通過科學分析的方法對學生通過微課形式學習《旅游英語》效果進行綜合分析與評估。在實際的微課教學過程中,可采取三種方法,首先讓學生觀看《旅游英語》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及時回答視頻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和反饋。例如在講授迎接旅客后,需致歡迎詞的一小節后,及時提問學生并進行作答。其次讓學生對微課視頻進行快速學習,即學生對于較為熟悉的微課視頻內容可不觀看視頻直接回答問題的方式,測試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如有些學生在酒店做過兼職,對于酒店入住的程序已經非常熟悉,可直接申請測試“免視”。還要對學生學習微課視頻的過程進行記錄和綜合分析與評價,這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智慧教育核心內容,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學習過程中雖然沒有教師的實時監督,但整個信息系統在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并進行最后的分析和判斷。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積極創新和發展的智慧教育雖然剛剛興起和起步,智慧教育理念下創新型發展的《旅游英語》微課視頻教學,雖然缺少系統的理論指導和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指引,對于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來說,如何在《旅游英語》微課中融入智慧教育的理念,將微課上升到智慧教育的層面,是我們需要繼續探討和研究的內容。我們應充分利用“微課”的新型教學活動,逐步提升英語教學視頻,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創新、創造能力的新型旅游人才。
參考文獻:
[1] Jim Rudd, Christopher Davia, Patricia Sullivan. Eclucation for a Smarler Planet: The Future of Learning[ EB/OL]. hrtp://www.redbooks. ibm. com/redpapers/pcifs/redp4564. pdf.
[2] Jim Rudd et al. Education for a Smarter Planet: 'rhe Future of Learning[ EB/OL]. hrtp://www. redhooks. ihm. com/redpapcrs/pdfs/redp 4564pcif.
[3] Shieh D.These lecr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S].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 26):1- 13.
[4] Eclucause.7 i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 lectures[ EB/OL]. htt,p://net. educause. edu/ ir/library/pdf/ELI7090. Pdf
[5]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5-13.
[6]陳琳,王運武.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課設計研究[J].教育研究,2015(3):127 -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