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時,應當本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改變傳統學生死記硬背、題海戰術式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好的物理學習習慣,指導學生形成好的物理學習方法,促進學生高中物理學習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誤區;解決對策
長久以來,“物理難學”已經成為廣大學生普遍的學習心理。正是因為這樣的學習心理影響,使得很多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畏難情緒,最終影響了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提升。誠然,和其他學科相比,物理學科知識復雜、抽象,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定量分析、推理論證等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過度重視題量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們在“閱題無數”之后,依然成績平平,并沒有取得理想化的學習效果。基于這樣的學習現狀,我們不得不思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已經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有沒有走入物理學習的誤區。本文中,筆者將結合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誤區,分析提高高中物理學習效率的有效性對策。
一、 高中學生物理學習的誤區
(一) 題海戰術,死記硬背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將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學習的基本目標,也是唯一目標。在這樣的學習目標指導之下,題海戰術成了教師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的主要方式,而對于物理學科中的很多概念、公式等,學生都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學習。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都是在大量的習題中實現。這樣的學習方式,存在不少弊端:首先,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方式,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只是短期的,學生并沒有將物理學科中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而這些知識會隨著學生考試的結束而消失殆盡;其次,題海戰術式的做題方式,學生在學習中,大量地做題,會導致思維產生疲倦,從而對知識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一旦考試結束,學生便不再愿意繼續學習,不利于物理學科知識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物理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 重記憶,輕理解,導致學生基礎不牢
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掌握,應當是以理解為前提。而在當前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為了能夠提升自己的考試成績,而大肆背概念、背公式、背定律,這種“背多分”式的學習方式,往往會使學生對相關的知識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學生對相關概念的學習是模糊的,導致在做題的過程中生搬硬套,得出錯誤的結論。而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會格外關心學生的做題量,最終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果。
(三) 缺乏好的物理學習習慣
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在當前的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缺乏好的物理學習習慣,主要現象如下:首先,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好的預習、聽課以及復習習慣。筆者多年的執教經驗表明:好的預習、聽課以及復習習慣,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很多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養成這樣的學習習慣,導致在接受新知識時,會茫然不知所措;其次,高中物理的一個突出特點在于知識的復雜性以及抽象性,這就要求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應當有清晰的解題思路。但是,部分學生由于惰性心理的影響,導致他們在解題的過程中,并沒有根據題型采取適宜的解題方式,而是習慣于照搬教師的解題思路,并且很多學生沒有畫草圖的習慣,這樣的解題方式,往往會導致學生丟失一些不該丟失的分數。
二、 走出高中物理學習誤區的有效性對策
(一) 明確物理學習的目標定位
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生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學習誤區,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于學生缺乏明確的物理學習目標。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提出,為現代教育指明了方向。而如今,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更加明確了現代教育應當是重能力培養而不是重知識傳授。因此,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有清晰的目標定位。首先,學生應當制定物理學習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應當以掌握物理知識,形成物理科學素養為基準;而短期目標,則應當是學生對相關基礎知識的掌握、對解題的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等等,只有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互促進,方能實現好的物理學習效果;其次,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改變傳統題海戰術式的做題方式,本著少而精的原則,以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為目標,不斷揣摩和探索物理學習過程中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
(二) 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非記憶,學以致用
從根本上講,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運用。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應當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非記憶,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學生在學習相關的概念、知識點時,教師應當通過圖文并茂式的講解方式,讓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同時,教師還應當通過案例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的運用,通過物理實驗的開展,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 養成好的物理學習習慣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對于物理學科,對于其他學科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好的物理學習習慣。首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深入研讀課本,在學習相關概念、知識的過程中,應當結合課本插圖,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其次,強化學生物理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養成好的預習、聽課和復習習慣,養成動手實踐操作的習慣。在物理實驗開展的過程中,學生要能夠很好地觀察實驗的發生和發展,多思考、多探索,不斷提升自身的物理科學素養。總體而言,學生養成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乃至生活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時,應當本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改變傳統學生死記硬背、題海戰術式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好的物理學習習慣,指導學生形成好的物理學習方法,促進學生高中物理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沛然.高中物理學習的誤區及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
作者簡介:
薛文郎,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第二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