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強國。在長期的中職辦學實踐中,立德和成人是中職學校的第一要務,中職學校德育管理中應該蘊含全面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否嵌入到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定位和培育中,要靠主題德育活動這樣的主陣地來滲入和開展。因此,此類主題教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是廣大德育工作者必須用心研究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德育;工匠精神;核心素養
一、 “工匠精神”創新德育主題活動的意義
通過“工匠精神”創新型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職業學校可以通過下列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和核心素養:夯實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應以專題教育活動為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態度素養應以學生主體意識培養為重點;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素養應以專業教育為核心;拓展學生的職業價值應探索就業創業一體化教育體系。培育和弘揚這樣的工匠精神,能讓學生提升自己的認知層次,以自由、開放、包容的心去擁抱世界,去學習和接受新事物;能讓學生把責任和擔當、熱愛學習和工作的精神貫穿始終,即首先要學會怎么做人,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能讓學生學習之余常思考,學會總結,從而學會創新,不是忙于簡單地重復。
二、 “工匠精神”創新德育主題活動的特點
1. 務實的活動:以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開展大量的班級德育活動,創造班級“三種文化”,具體來說,就是在工匠精神理論基礎下,以打造底色為了解制度文化,本色為承襲傳統文化,特色為創新職業文化的德育文化先進集體,充分滿足中職學生道德品質發展的需要。比如建立班級圖書館、設計個性化班級環境、裝飾集體宿舍、組建班級專業社團等,一項項精心設計和組織的多彩班級活動,有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鍛煉了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的交流合作中積淀智慧、展示風采,促進職業意識、職業作風和職業精神的內化,也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責任意識、法制安全教育等等。
2. 精致的活動:圍繞“工匠精神”為主線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德育活動,不斷豐富育人模式,深化育人機制;著力在班級文化建設上做文章,匠心文化建設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發展;每年舉辦以技能比賽、操作表演、作品展示為一體的“技能節”,邀請部分家長參加觀摩、邀請有技能專長的企業技術能手、家長擔任評委。成為職業技能能手的同學們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精益求精,學校更是明確了專業辦學的方向性、專業教學模式、專業教學課程設置的科學性。
3. 創新的活動:如今,互聯網和互聯網+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詞,同時,工匠和工匠精神在當今社會也強勢回歸。那么在當今的中職學校,如何將互聯網和工匠精神融為一體,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呢?工作室成員利用設置微信公眾號,進行線下課堂和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德育新模式。至此,系列微課如名曲欣賞、生命教育、經典誦讀等被定期向學生和家長進行網上推送;開發出微信在線投票系統,解決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溝通問題;通過學生對投票數量的后臺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德育活動形式和內容,并且每年進行傳承和更新,在互聯網時代下造就不一樣的自己,著力培育學校的德育品牌。
三、 “工匠精神”創新德育主題活動的內容
1. 我是“社會人”:通過在“道德講堂”講述“大國工匠”的故事、參與志愿者活動,培養學生融入社會、奉獻社會、關心社會、適應社會的愛心精神;愛做“文化人”:通過開展“做謙謙君子、學大家閨秀”“魅力沙龍”等活動,使學生頗有人文素養,充滿陽光自信;爭做“創業人”:“青春創意園”的建設,使新時代的學生擁有有膽識、有想法、有闖勁的舞臺;最是“職業人”:通過“內務大比拼”“技能大比拼”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到,要追求人生的完美和極致,需要有技藝精湛、具有“現代工匠”精神的巧手匠心,通過交流心得,希望學生在日后將“工匠精神”作為一種信念,付諸實際行動,做名副其實的“大國工匠”。
2. “工匠精神”創新德育主題活動應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核心素養,進行校內“成匠”教育,為全面育人理念增添耀眼的光環;應配合學生特點和學校辦學特色,提出“我行”德育理念,豐富主題教育的內涵,突顯職校生的感恩、勤勞、合作、創新的優秀素養,使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的教授、學風建設和職業道德培養等立足在專業學習和職業崗位培訓的基礎上;應與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耐心專注,專業敬業”的內涵相結合,活動滲透到中職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習慣;應與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內在規律要求相結合,將工匠精神的培育貫穿于學校德育全過程,并且研究在專業學習和頂崗實習等環節中加強工匠精神教育,使得整個學校的教學過程都包含職業理想、職業態度、專業精神和人文素養教育的內容。
3. 通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了“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管理、學習與工作、技能與素質、就業與創業”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改革,讓養成、體驗和實踐貫穿中職生工匠精神培養的始終,從而讓向善向上的價值觀內化于學生的工匠精神之中。“工匠精神”創新德育主題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應與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中的各項行為表現結合,形成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職業素質”,推行職業素養教育。同時,根據本地產業結構調整,各行各業對勞動者職業素養的要求不斷提高,學校德育活動的開展不能只是面向和滿足中低端產業用工者,“工匠精神”的滲透和領悟則要成為中職德育活動的靈魂。
工匠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是一種職業道德的升華。以落實和發展為重點,大力抓好工匠精神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引導工作,組織實施德育主題活動,在活動中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才能推動職業教育改革跨越式發展。
作者簡介:
成瑤,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