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依然停留在知識灌輸的層面。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轉變傳統落后的應試教育理念,加強自身的監督和引導作用,不斷培養學生好的閱讀習慣、傾聽習慣、審題習慣、勤于動手的習慣,促進小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對策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逐漸養成的并且不易被改變的一種行為、傾向。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遠比對知識的掌握更加重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不斷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夠重視,從而使得學生的習慣養成不好,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中,筆者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現狀,探索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有效性對策。
一、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現狀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階段。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容易形成很多不良的學習習慣是他們的本性。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并不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依然停留在傳統的知識灌輸層面,最終影響了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哪些數學學習習慣
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現狀,筆者認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結合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注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那么,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哪些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呢?
(一) 認真閱讀的習慣
談到閱讀,很多人第一聯想到的便是語文學科、歷史學科、英語等文科類科目,并沒有人將閱讀與數學這種理科類的科目聯系起來。其實不然,數學雖然是一門抽象性、系統性的學科,但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依然需要將讀、思、做有機統一起來,方能提高解題的準確度。由此可見,閱讀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同樣重要。學生在小學數學的學習、做題過程中,只有學會了閱讀,方能從各種插圖、公式、文字、定理中搜集和篩選出關鍵性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審題,方能取得好的數學學習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培養學生數學閱讀的習慣。
(二) 傾聽的習慣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傾聽是有效溝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為何要培養這樣的習慣,筆者認為:學生懂得傾聽,就會虛心地聽教師所講解的知識,不會孤芳自賞,不會驕傲自滿。虛心聽講,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對于一些活潑好動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他們更應當養成傾聽的習慣。在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將聽與思、聽與記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三) 審題的習慣
審題是學生根據數學題目,從中獲取關鍵信息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提取關鍵知識、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有效途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的審題效果,直接決定做題的準確度。部分學生在數學做題的過程中,正是因為缺乏好的審題習慣,進而使得學生做題產生一定的偏差,定理的運用也有失偏頗。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好的審題習慣,讓學生認真讀題,學會觀察和思考,不能心浮氣躁,只有心平氣和,方能確保解題準確度的提升。
(四) 勤于動手的習慣
俗話說:兒童的智慧在指尖。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和傳統只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相比,學生的動手實踐習慣和實踐能力,直接關系著教師教學改革的效果好壞。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當培養學生勤于動手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產生數學思想,形成“在做中學數學”的良好習慣,最終為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奠定基礎。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有效性對策
結合以上分析可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閱讀習慣、審題習慣、傾聽習慣以及動手實踐習慣的培養。那么,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呢?
(一) 轉變灌輸知識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直以來,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核心要點都是在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接受上。這種停留在知識灌輸層面上的小學數學教學,往往會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不斷轉變教育理念,將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等各種先進的教育理念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起來,自我更新和自我提升,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將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要義,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二) 加強教師監督引導,促使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筆者認為:教師的監督、引導作用不可或缺。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習慣養成基本處于空白的狀態,而教師的引領,則是促使學生形成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關鍵途徑。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加強自身的引導作用,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通過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傳統落后的應試教育理念,加強自身的監督和引導作用,不斷培養學生好的閱讀習慣、傾聽習慣、審題習慣、勤于動手的習慣,促進小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同軍.小學數學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4).
[2]葉金標.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及其培養[J].陜西教育:行政,2011(Z1).
作者簡介:
魏小兵,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潮砥鎮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