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構建高效課堂成為了教師共同為之奮斗的目標。高效課堂指的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同時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知識,獲得能力。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在教學方法上加強改革和創新,革新教學思路,推動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 引言
數學是我國的重點教學科目,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是學生社會發展的前提。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效果將會對他們升入初中、高中甚至步入社會后的進一步發展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那么如何才能將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充分利用,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呢?對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二、 利用情境創設構建高效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數學的學科特點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相矛盾的,小學生思考問題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卻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的學科,這無疑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學習難度。對此,教師如想要構建高效課堂,必須解決這一首要問題。情境教學法的特點就是直觀、生動,創設情境能夠起到化抽象為形象的作用,能夠很好地化解學生思維特點與數學學科特點之間的矛盾,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應被教師充分利用。我曾在教學“比的認識”一課時,出示了一袋學生們每天都喝的牛奶并提問:“這袋牛奶上寫著水與牛奶的比例是3∶7,那么這個數字說明了什么呢?”由于引用了學生們在生活中都能接觸到的物品,這極大地激發了他們討論的興趣,紛紛發言,這時我趁熱打鐵,又提出:“現在牛奶的制作工廠想要配置500升的牛奶,現在工廠各需要多少升的牛奶和水呢?”學生們有了之前的討論基礎,在計算這一問題的過程中也輕松了許多。這時我要求學生結組討論,并由每組選出一名代表發言,我對每一組的結論進行了總結,指出了他們的問題。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每個學生都在興趣的引導下,充分參與到了教學過程中,不需要教師過多的監督,就能獲得高效的教學效果。
三、 通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構建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的構建是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而服務的,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過去,數學教學一直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單方面講解展開的,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能力也得不到鍛煉,這樣的教學模式是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的。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必須要給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空間,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最大化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能夠充分突顯出學生課堂主體性的教學模式,同時也是新課改中大力提倡的一種人性化的教學手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數學教學,對于學生高效掌握知識以及增強社會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到“圓”的相關知識點時,我并沒有先入為主的講解圓的概念,而是先將學生劃分成為不同小組,讓他們各自利用自己手中現有的工具來畫出一個標準的圓,看看哪個組能夠找到更多的畫法。一些學生首先用圓規畫,隨后用尺子,從同一點出發,畫出多條半徑,再將直徑的頂點相連接,便成為了一個圓,但由于學生畫出的半徑數量較少,畫出的圓并不標準。還有的學生將細繩子綁在鉛筆上,將繩子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的鉛筆劃一圈。還有的學生保持繩子和筆的不動,直接將畫圖本旋轉,也能得到一個圓。在整個活動中,沒有我的指導和說教,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加強,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得到了調動,此時我引入了圓的教學,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 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構建高效課堂
新課程要求我們“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多媒體教學設備具有圖文并茂、信息豐富等特點,不僅能夠將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的展示,還能擴充課堂教學的內容,豐富教學材料。這很好地彌補了數學抽象性較強的特點,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是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輔助設備。在教學到“角的度量”相關內容時,我沒有讓學生通過在課本中畫角來認識角,而是利用多媒體設備將角進行了動態的展示,讓學生在角度數大小和邊長長短的不斷變化中了解角的特點。我為同學們展示了兩個角度相同,但邊長不同的角,讓他們說一說那個角更大,學生們在邊長的影響下,都認為邊長較長的角角度較大,此時我通過操作計算機,使兩個角重合,這時學生會發現,兩個角的角度大小是一樣的。通過這樣直觀的演示,學生們對影響角度大小的因素快速理解了,同時也節省了我在黑板上畫圖的時間,課堂中的45分鐘獲得了充分利用,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果也提高了。
五、 通過生活化的教學來構建高效課堂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體現著數學,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是讓數學知識回歸到生活中,體現其具體的應用和價值。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讓他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適時引入一些實例,加強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如在低年級數學教學階段,在教學二或三位數的加減法時,我們可以將計算題變為購物類的應用題,讓學生通過計算找零的錢數和購物的錢數來獲得答案,這樣就能讓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找到運算的捷徑。可出題:一支鋼筆5元錢,如讓你作為班級的代表為本班45名同學購買鋼筆,應帶多少錢呢?或老師現在需要幫同學們買35本練習冊,共花費了525元,老師給了售貨員600元,售貨員應找零多少錢呢?這樣一來便將計算題變成了生活中學生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大大降低了他們解題的難度。
六、 結語
總之,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出更新的教學手段,從根本上改變教學觀念,以素質培養為目標,使數學教學服務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本文提出了幾點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歐喜生.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86.
[2]張曉慧.新課標背景下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探究[J].學周刊,2015,21:143.
[3]陳晨宇.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學習(下),2014(5).
[4]趙艷輝.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研究[J].中國培訓,2015(12X).
作者簡介:
先芝燕,貴州省畢節市,貴州百里杜鵑管理區百納彝族鄉百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