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邏輯能力是素質教育下的新要求。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的掌握情況,注重學生在考試卷上的成績和分數。而在新教改下,學生的能力成為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且在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改善教學質量成為重中之重。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生入門所接觸到的能夠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對于學生而言,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幫助學生接觸、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學好小學數學學科,對培養學生的思維、思考能力和對事情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效果,對學好其他學科也有一定的幫助。
一、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方式傳統單一
在傳統教學方式里,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沒有去關注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情況,更沒有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教師在教學過程呈現出“一鍋端”的現象。學習好的學生認為教師講的內容毫無意義,學習不好的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一竅不通,教學課堂呈現出死氣沉沉的氛圍,屬于小學生應該有的活躍的課堂氛圍都不見蹤影。
(二) 學生對于學習主動性不強
傳統教學方式里,教師對于課堂內容鞏固都是采用課后練習的方式,教師普遍認為通過課后練習的鞏固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然而很多學生會因為時間的關系對課后練習采用敷衍的態度,能抄則抄,沒有運用自己的能力去學習鞏固,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也就沒有辦法提升了。
(三) 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不高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里,教師是作為教學課堂的主體存在。很多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只追求教學進度,忽略掉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和真實感受,學生無法參與到教學課堂,教師在課堂講著自己所認為重要的內容,學生在講臺下做著自己認為感興趣的事情,學生與教師之間互動性不高,教師無法知曉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對教學方案及時做出調整。
二、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一) 明確學生作為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的主體
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課堂互動、交流,方便教師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案,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應避免因為教師在課堂上的大肆講解而忽略學生的真實感受,學生的問題得不到解決,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這樣長久下去,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會減弱甚至討厭起小學數學。
(二) 利用網絡資源,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在信息技術時代,資源共享成為新時代的特征。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網絡共享的功能將學習資源與學生之間進行分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問題,也可以直接通過網絡的途徑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幫助學生掌握小學數學中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比如在小學數學《認識鐘表》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對時間的單位進行解答,同時教師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讓學生記錄家庭一周的基本時間,比如:“起床時間”“睡覺時間”“吃飯時間”等,學生通過一周的記錄,對時間的應用和對時間知識的了解也就更加清晰明了。當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去記錄一些節目或者是重要時刻的時間點,并且在課堂上運用網絡進行驗證,讓學生感受到網絡信息技術對學習所起到的幫助,還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 利用信息技術明確教學目的和設計教學方案
小學生的年紀普遍都比較小,社會經歷也比較少,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新奇的事物或者事件好奇心都比較強。因此在進行小學生數學教學的教學方案設計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對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因素,將整個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同時教師對于教學目的也要考慮到小學生的接受范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豐富其中的元素。比如在《數數》中,教師可以利用播放《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對視頻中鴨子的數量進行數數,以此達到教學目的,并且學生對這樣的課堂教學也是比較感興趣的。
(四) 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都是以教材內容為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比較少,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而言也會顯得比較難以接受,長此以往,學生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就會下降。因此就目前而言,改進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上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今天我當家》的課程中,學生通過“當家”來體驗數字之間的加減。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身臨其境,對“當家”情景更加的熟練,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買菜”來體驗,引導學生設計晚餐,對其中需要的食材進行采購,在購買的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并且這樣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下,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教學課堂上,不僅能夠豐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了解,還能夠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數學學習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能力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發揮信息技術在當前存在的優勢,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曉劼.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9):279.
[2]楊尊嚴.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7(4):51.
[3]張國寧.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3):4.
[4]黃甲娥.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1):89.
作者簡介:
呂安卓,吉林省德惠市,德惠市菜園子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