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繪畫活動的能力是在認知中不斷發展和形成的,教師的作用主要是激發幼兒感受身邊美、表現身邊美的情趣。在一定程度上豐富自身的審美經驗,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自由地去表達想法,創造快樂。情境教學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以發揮一定作用,但還需要幼教工作者去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情境教學;美術;幼兒;繪畫;認知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情境教學就是以情境教學基本理論為基礎,圍繞教學內容與教學任務,并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開展教學。同時,通過教師的語言描繪與實物演示等來渲染氛圍,從而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因此,情境教學可以讓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并且在這樣的氣氛中主動積極地從事美術創作活動。這樣,不僅增強了幼兒學習美術的動力與興趣,還讓幼兒在生動的情境中感受美術藝術的魅力。
一、 再現情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掌握新知
教學活動在教學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美術學科中也不例外。然而,如何化解這些重點和難點,讓幼兒能夠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是最值得關注的地方。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根據大綱的要求,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幼兒思維進行有機地融合,幫助幼兒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識,繼而更好地突破重難點,增強教育效果。例如,在學習《美麗的秋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幼兒了解秋天的一些自然特色,讓他們去大自然中切身地去探知奧秘,然而由于時間、地理條件、外出坐車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很難讓學生真正地去體會。這時,教師可以根據大綱的要求把知識點和重點、難點列出,并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還可以用幻燈片制成大量的動畫情景:秋天來臨,果實累累,是一個收獲的季節,農民伯伯也進行收種等等通過這些大自然的秋景動畫再次呈現在幼兒面前,幼兒的思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優美動聽的音樂和語言,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掌握了知識,也進一步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
二、 喚醒認知,以情境教學激發幼兒思維活力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運算前階段的兒童認知是從具體可感的事物中產生興趣的。所以,幼兒的思維發展是一個主動學習與探究的過程。兒童本身就有認知外界事物的能力,對一切事物都會充滿好奇。然而,處于幼兒階段的學生,他們在身體和生理方面都未成熟,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學會喚醒認知,以情境教學激發幼兒思維的活力,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來吸引他們。所謂情境教學就是根據大綱內容的要求和特點,設計出符合兒童認知的教學活動,使得每一位兒童的內驅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施展。例如,在繪畫活動《我愛洗澡》這一課時時,其活動的重點是學習用“吹泡泡”的作畫技巧,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結合自身特點和認知能力完整、全面地繪畫相關的教學內容,大膽、形象地表現出具有生活情趣的“泡泡澡”作品。當然,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教師可以選擇“洗澡”這個與生活有關的情境,先向學生親自示范吹泡泡的方法,讓學生愛上洗澡,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進入“我要洗澡”的情緒中,繼而更好地激發幼兒的思維活力,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習慣。
三、 結合實際,以生活中的自然風物展示情境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生活是教學的源泉,一切教學活動脫離生活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藝術作品的呈現一定程度上能夠表達出一種狀態,反映出心靈的獨特。一切靈感的源頭都是在大自然中去感知得到的,其生活情境也受到影響。自然是美麗多姿的,生活也是絢麗多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學會結合實際,以生活中的自然風物展示情境,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去體驗藝術的語匯以及豐富創作的靈感。例如,在學習美術活動《有趣的想象旅行》這一課時時,教師可以以旅行為主題貫穿活動,讓孩子去旅行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激發學生潛在的意識和思維,培養他們的想象思維能力。例如,在綜合活動《大家來幫忙》時,教師可以以汶川大地震的現場情境引導幼兒聯想森林里發生地震的場景,讓學生切身地去感知實際生活,激發幼兒創作的激情,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讓他們去體會在震后重建家園的艱辛,讓學生一起幫助他人去重建家園,繼而更好地掌握相關的技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知識,也完成了一幅幅色彩豐富的作品。
四、 激活想象,讓情境教學激活幼兒創造能力
想象在幼兒美術教學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單純地把孩子們培養成專業的畫家,而是讓他們在學習時使得自身的創造力得到提升和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學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情境教學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情境教學能很好地幫助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師可以通過這一基礎加以引導、啟發,讓兒童把自己的想法和個性通過美術的方式來進行展示與表達。即使是同一個題材,不同的學生也會有不同的想象與看法,創造出不同的圖畫。例如,在進行繪畫活動《靴子的聯想》這一課時時,教師可以先通過情境教學法來描繪了一個場景,有一頂悶悶不樂的帽子孤獨地走在路上,它不想被別人戴在頭上,它想讓自己的人生發揮最大的價值和功能,哪位小朋友可以幫助它實現這個愿望呢?幼兒展開了充分的想象,把自己內心的想法都描述了出來,有的小朋友把帽子變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有的小朋友把帽子變成了一只憨態可掬的熊貓等等。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提升了自身的想象力與思維創新能力。
當然,要想真正意義上落實情境教學在幼兒美術中的作用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任務。它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感受美,一定程度上培養兒童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除此之外,它更需要幼兒在學習時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敢于表達自身的想法,繼而更好地去為幼兒美術創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 韋群英.幼兒繪畫興趣的特點與培養策略探析[J].才智,2015(6).
[2] 劉會芳.如何在繪畫中提高幼兒綜合能力[J].當代學前教育,2016(3).
[3] 龔蕊萍.情境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運用[J].當代學前教育,2015(2).
[4] 黃智鶯.淺談幼兒傾聽習慣養成的有效策略[J].當代學前教育,2016(4).
作者簡介:陳學勤,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馬壩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