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形成性評價在英語寫作中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使同學們建立其對英語寫作的信心。經過學習過程中與同伴進行英語學習思想的交流,同學們可以在寫作內容方面更為豐富。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英語寫作;英語教學
有關于形成性評價方面的研究源自斯克里芬(G.F.Scriven)在1967年寫的《評價方法論》一書。在我國,大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整體比較低,如何才能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英語教師及研究者們。教育部于2007年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綱,其中強調了教學手段和教學活動轉變,同時還倡導科學的教學評估體系,其目的是為了全面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貫徹現(xiàn)代教育新理念作為語言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
當前的大學英語寫作中,存在這樣的問題:(一)評價主體單一,主要是本門課的任課教師。這種現(xiàn)狀必然造成評價的結果很大程度上依賴單個老師的學識、性格、喜好等特點,很容易失去客觀性。(二)對于作文的批改,本門課老師由于精力有限,主要用于語法是否使用得當、單詞是否拼寫正確以及文章結構是否能夠切合題意。容易忽略學生造成寫作差異背后的原因,不能很好地對每個學生依據其文章做出相應的指導,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三)對于批改后的作文,學生往往看到老師的修改,只是把錯詞看一下,很少仔細去思考自己文章更大的問題是什么,以及以后應該從什么方面下手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綜合來看,雖然英語作文是必考題目,失分率卻高,教師批改這個題目花的精力較大,但是學生進步慢、收效低。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從寫作的評價體系入手,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一、 評價的目的性和合理性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筆者認為能否把握好課堂的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的關鍵部分。對課堂教學做出有目的性、針對性和合理性的評價是重要環(huán)節(jié)。拿學生英語課文的朗讀來說,對學生的評價不要簡單地用“good,great”等概括含糊的表達,對于這樣的評價,學生其實沒有收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也不會對其朗讀水平有什么提高。那么英語如何來評價呢?應該具體地、針對性地評價,比如學生的發(fā)音、習慣性的發(fā)音錯誤在哪里,句子停頓是否合理。這是“是什么”,還要進一步分析“為什么”。是受方言的影響?習慣?還是語法的理解影響了句子的停頓?當然評價中還要注意不要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要忽略肯定的部分。
二、 評價要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和及時性
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這也說明了在寫作教學這個活動中,學生是作為主體的參與者,教師起到的是指導和輔助的作用。那么對于教師來講,既要指引學生,又要指引得恰到好處。這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自我修養(yǎng),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教師既是教學者,同時也是學習者,教學相長,形成良性的師生關系。作為教師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同時要具備謙虛的品格,充分尊重學生,才有可能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真正的優(yōu)點和不足,幫助其揚長避短,而不是用單一的方式解決大部分學生學習中的問題。評價要及時,所謂及時性是指教師要巧妙抓住時機,捕捉學生寫作的亮點。這可以說是一種瞬時評價,教師本人要抓住機會,及時地做出激勵性評價。所謂恰到好處就是,在正確處激發(fā)其潛能,在錯誤處激發(fā)其信心,為學生指引英語寫作的方向,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三、 形成性評價的多元性
形成性評價的形式有許多種,大體可以分為描述性評價、等級性評價、評分等級評價記錄方式等。評價的方式可以是教師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可以是學生之間的自評、互評,當然也可以是教師對學生集體的評價。形成性評價如果僅限于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就會局限在老師個人的判斷上。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真實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以小組的意見匯總,那學生就會對自己的回答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當然,難度在于老師是否能夠引導學生真實地回答。這要靠老師在學生中的信度,也就是筆者前面提到的教師自我修養(yǎng)的提高。這種評價不僅建立在師生之間,還建立在生生之間、組群之間。這種多元性的評價關系能夠促進課堂教學評價的客觀科學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思維辨別能力和價值取向。當然,評價的多元不僅僅體現(xiàn)在英語寫作課堂上,在課后實施多種形式的跟蹤性評價對鞏固寫作課堂教學也是很有幫助的。
四、 評價的實際性
良好的評價要從實際出發(fā),如何能夠做到實際,那就是動態(tài)的評價。不是以簡單的一次或兩次的評價為結果,而是搜集評價的材料,這里包括學生的反饋信息。也就是說形成性評價是過程性評價,或者說是動態(tài)評價。時刻關注學生對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反饋作用。課堂和課后緊密結合,從而形成真實客觀的評價。
綜上所述,形成性評價在英語寫作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使同學們建立其對英語寫作的信心。經過學習過程中與同伴進行英語學習思想的交流,同學們可以在寫作內容方面更為豐富。通過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準確性得到了提高,文章的結構組織更為合理,語言更為通順,語法錯誤減少了,更能準確地拼寫和使用標點符號。針對形成性評價手段,學習者們在進行英語學習過程中,持積極的肯定態(tài)度。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對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內容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根據以上這些研究,筆者建議英語教師們應該關注形成性評價這一評測方式理論學習,逐步了解如何能有效地將形成性評價實施于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中,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評價技能。
參考文獻:
[1]范秀麗.形成性評價在英語專業(yè)泛讀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D].[MA thesis],2005.
[2]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秦曉晴.外語教學問卷調查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孫麗娜,講師,山東省淄博市,齊魯醫(y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