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雙向“互動式”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通過化學理論課的探究互動式教學,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化學思維品質。
關鍵詞:化學理論課;互動式教學;探究教學
探究互動式教學是在課堂上建構起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多邊互動的一種教學,從而在化學思維、質疑解惑、動手實驗等方面,能有效地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將課堂抽象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培養學生化學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學理念。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 在問題探究中互動教學
“問題”是教學互動開展的條件和基礎。因此,教師課前必須依據新課程標準,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設計中針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疑點等問題,精心設計互動問題。在課堂上,教師由淺入深依次向學生提出問題,組織學生積極思考、討論,鼓勵學生質疑,教師解惑,最后形成對問題的一致認識,加深對知識理解和應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靈活性、主動性、積極性和思維多向性。
(一) 聯系生活實際,互動激趣
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見的或是熱點、新聞中關注度的問題進行互動,這樣有利于學生在課上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質疑。例如:在《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設計中,先是引導感受生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現象。與已有生活經驗印證,學生感知氧化還原反應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感知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性。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中,從生活中蠟燭燃燒、紙張燃燒、鐵生銹的質量變化是變大、變小還是不變?學生因為生活經驗可能會猜想變小,用實驗來說明,自然就進入教學重點的探究。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和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也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激起了學生的探究熱情,也能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 重難點互動,化難為易
突出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成功與否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我們要深入研究課標,把握教材重難點,使設計的互動問題由淺到深,采用相應的教學手段,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思考和討論問題中形成對知識理解,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例如在《氧化還原反應》課的教學設計中,將知識點按照由易入難、由淺到深的原則來設計問題,順利地把難點化解。師生共同探討,共同研究,師生互動,相互促進,共同研討,從而提高學習效益,同時,學生的思維多向性和自身的學習能力也得以提高。
(三) 教學疑點互動,學會質疑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彼季S是從疑問和好奇開始的。學生對知識若有疑問就會提出問題,就會刨根問底和進行探討互動交流思想。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教學中應時刻捕捉學生容易生疑的知識點設計問題。讓學生比較容易感受到,并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開展互動,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學生心態的開放和創造力的激活。例如介紹鹽的水解概念:“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堿的水溶液呈堿性,那么,我們也測測鹽的水溶液呈什么性?”此時,我們不急評論學生的對錯,而是由學生設計一個實驗。通過自己親自動手操作,發現“鹽的水溶液也有酸堿性”,與原有的認知結構產生沖突,探求問題的欲望就被激發出來,從而進入認真分析、積極思考的學習過程。
通過對一些現象的觀察與思考發現、提出問題;運用實驗、觀察和分析推理等方法探求化學現象實質或規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將問題探究在理論課中得到更好的應用。互動過程使學生在積極思考、分析問題的過程中重新建構自己的認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激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 在實驗探究中互動教學
化學實驗是引導互動教學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橋梁”。科學研究的過程通常包括:“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尋找并使用儀器→實驗操作→觀察、收集事實→分析、處理事實與數據→得到結論。”顯然,化學實驗是獲得知識并驗證知識這個科學鏈條中至關重要的環節,這是科學家探究新知識的過程。模擬這一過程進行實驗教學,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學設計應增加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通過實驗進行探索的成分。
在教學中應注重探究性實驗的設計,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化學儀器和藥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實驗探究。在教學設計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求知欲,讓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心理和情感上的體驗,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初中化學《質量守恒定律》理論課教學設計通過實驗探究的互動式教學。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收集證據—解釋反思—改進實驗—實驗驗證—得到結論—交流應用”的程序來探究。教師在課堂中通過給學生提供藥品和儀器來設計幾個實驗來觀察它們的質量變化情況。先討論這些藥品之間能反應的有哪些?再由小組討論實驗設計方案。整節課的設計不僅注重知識的獲取,更注重獲取知識的過程。在教學中以實驗探究為主,采用小組討論交流的互動方式,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精彩。讓學生體驗化學的再發現過程,體驗化學家發現真理的途徑和方法。課題實施過程中問題的設計要能夠引導學生思維層層深入;實驗的改進要讓師生思維摩擦互動碰撞出新裝置、新的想法;實驗的設計討論要讓學生在思維上互動;動手實驗的操作要讓師生、生生互動更好地呈現出來。經過這樣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互動教和學,學生的思維更靈活,更開放,也更科學嚴謹了。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得教學互動更好地實施,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動”起來。因此我們要從傳統教學的框架中走出來,與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使教學活動在和諧融洽的環境中進行,師生共同探討、互動學習和提高。
參考文獻:
[1]米祥銀.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1.
[2]章亞娟.談高中化學新教材的實驗教學[J].化學教學,2002.
作者簡介:
洪玉耐,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福鼎市第十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