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人們對地理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地理知識所承載的科學素養,不僅有利于學生認識自然環境,更有利于學生通過所學的地理知識了解更多人口、資源、環境和衛生等方面的問題,增強學生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進而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本文簡要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
一、 前言
當今世界,人類對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意義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不僅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有利于探索人類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問題的關系,增強人類的環境危機感。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培養學生生態環境意識,營造有效的地理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主動探究地理問題,從而樹立正確的資源環境觀,為地理課程革新注入活力。
二、 初中階段地理教學的性質及重要性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與自然資源問題已經成為人類發展的主題,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隨著自然資源的不和諧開發,人口的膨脹、經濟發展給環境帶來的惡劣影響,導致人類發展嚴重影響到自然環境,不和諧,不均衡的發展,給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的地理環境觀,以便于通過地理課程的學習,研究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通過主動探究地理問題,提高學生對地理重要性的理解和認識。地理課程內容豐富,理論嚴謹,在地理課程學習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認識地理環境,使學生了解初中階段地理教學的性質,還要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學生綜合分析地理知識的能力。初中地理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的焦點問題,一些地方不僅環境破壞比較嚴重,而且導致的環境污染等問題,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地理知識的重要性,使學生充分認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以便于學生能夠主動去探索地理問題,培養學生地理環境觀,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以有效提高地理教學效果。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地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強化學生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綜合利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對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 初中地理教學現狀
(一) 教師資源嚴重匱乏,學生參與度低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教師的教學素質直接影響著地理教育效果。然而,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由于初中地理不屬于三大主科之一,導致一些學校對初中地理重視程度不夠,地理教師素質參差不齊。在“副科教師”這一稱謂下,地理教師資源匱乏現象比較嚴重,缺乏優秀的地理教師,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會照本宣科,以應付考試的心態進行地理教學,同時,許多學生也將學習精力放在三大主科數學、語文、英語上,對地理、歷史等學科缺乏重視,導致初中地理教學學生參與度低,影響了初中地理教學效果。
(二) 教學方式比較保守,教學定位目標模糊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一些教師依然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不能夠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地理學習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同時,課堂教學方式枯燥簡單,導致一些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抵制情緒。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一些學校教學定位目標模糊,使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重要性重視程度不夠,學習自然環境方面的知識,不僅是為了了解自然環境,也是為了改造自然環境,以適應人類社會發展需求。初中地理學習,引導學生了解地理有關各種知識更有利于增強學生地理方面的素養,提升學生保護自然環境意識,適應素質教育發展需求。
四、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策略
(一) 進一步優化地理教學環境,創新地理教學方法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首先,要提高教師地理教學的重視程度,優化教學環境,不斷提升地理教師的綜合素質。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優化地理教學環境,提高地理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進一步優化地理教學內容,在內容設計上,要促進地理教學的層次性與多元性。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反映地理知識與人類生活之間的關系,還要利用地圖、圖表、圖片、圖解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地理教學活動,以有效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能力,在學生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基礎上,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個性化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以便你能夠在地理教學中,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地理課堂教學實效性。比如,在地理教學中若遇到一些教學難點,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以便于提高地理教學效果。
(二) 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地理素養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一些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傳授知識為目的,重視教材講解,這使學生死記硬背,課堂教學缺乏靈活性,此種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興趣培養也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發展需求。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地理教學,使學生通過地理知識學習,不僅能夠深入理解地理環境的規律性,還能夠感覺地理學習的重要性,主動地接受地理素養教育。為了展示地理實驗性特點,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這樣不僅有利于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優化教學環境,更有利于優化教學環境,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地理素養,使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過程中,能夠形成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觀,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地理教學的熱情。
五、 結語
新課改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不僅要增強地理教師教學能力,還要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拓展學生的地理視野。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地理素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華英.初中地理有效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探討[J].讀寫算,2014,(04).
[2]楊洋.初中地理有效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J].新課程,2015,(05):105.
[3]韓金梅.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J].考試周刊,2014,(66):55-56.
作者簡介:
李翠琴,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