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摘 要新時期,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教師要積極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進一步實踐分析,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十分必要,也是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此,本文將進行具體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B0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065-01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引入生活化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認識以及學習質量的重要途徑,為此,本文將結合有效的教學實踐,對其進行幾點具體研究,分析如下。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通過教學生活化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將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運用生活中的實際內容,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所學內容,進而將其加深記憶,正確地運用到實際當中,數學教學生活化更為貼合小學生的年齡,能夠幫助小學生將繁瑣的內容簡單化,也能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學習的意義,進而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在日常中更好地感受到數學的存在,進而更好地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于數學教師而言,意義也十分重大,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可以幫助教師用更為簡單的方式進行教學,提升自身的課堂趣味度,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運用數學學習內容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這也正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將小學數學生活化可以更好地讓課堂與生活相結合,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數學水平。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一)通過生活教學情境創設,培育數學思維
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存在數學內容,對于教師而言,可將這部分內容通過設置教學情境的方式融入到學生的教學當中,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生活與數學之間關聯的認知,增強自身的數學學習興趣,除此之外,也能更好地幫助課堂形成一個整體,在更為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例如,教師在進行關于比例的性質和意義內容的講解時,可以設置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內容為例子,例如桌椅的高矮比例,桌子自身的長短之間的比例等,也可以讓學生以自身的胳膊和腿進行比較對比,通過測量,可以得出身高與較低長度之間的比例大約為七比一,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警察在刑事案件中掌握嫌疑人的身高,這種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關于比例的性質和意義內容,也能讓其明白數學學習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匹薩斜塔以及金字塔等世界知名建筑進行比較,幫助學生豐富自身眼界,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教師再通過數學學習生活化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進而促進課堂目標的達成。
(二)重視實踐教學,培育學生合作交流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實踐教學這一環節,通過實踐環節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的教學時,學生首先獲得感性認知,之后將其轉化為自身的理解,進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邏輯運用能力,通過動手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進而提升相應的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先準備一系列的平行四邊形的事物作為教具,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計算面積,學生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有些會采取分節拼湊的方式,將其轉化為自身學過的三角形和長方形,因為掌握長方形和三角形的計算方法,自然能夠計算出平行習慣性的面積,有些同學則運用在格子紙上描繪出形狀計算格子面積的方法進行計算。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轉換自身思維,進而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從上述案例中可以得出,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為著入點,幫助學生通過實踐獲取更多的內容,幫助學生通過實踐更好地解決問題,提升自身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引入實物,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實物是十分直觀的,也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引入的方法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注意力,進而增強課堂效果。教師應當重視學生,根據學生較為敢興趣的內容進行選擇,進而更好的提升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能增強學生的記憶,更好地進行教學。
例如,教師在進行“圓”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為了提升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記憶程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圓”這一概念,教師可以采取“實物教學法”這一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圓形,例如,圓形的鐘表,光盤,圓環、硬幣、圓盆以及圓形的餅干等,之后再讓學生思考,這些物品具備怎樣的共同點,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更多的生活中的圓,并提出問題:“圓有什么特點?圓的直徑指哪里?半徑是什么?”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也會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這部分內容,提升本節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在數學教學課堂,教師要構建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以保證學生數學學習水平不斷提高。同時,更應該不斷加強教學認識,有效提升專業水平,從而才能為教學活動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李保忠.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05):21-22.
[2]鄧運桂.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偽生活化”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9):62.
[3]張寒.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