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平
摘 要小學階段,同學們的感性價值較為突出,教師需要適時地運用情感教學方式來對學生從事培育。本文介紹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
關鍵詞創設情境;活動拓展;完善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172-01
小學階段,同學們的感性價值較為突出,教師需要適時地運用情感教學方式來對學生從事培育,以便體現語文學科的主要價值觀導向作用。學生對語文知識充滿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知識學習中,方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真正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一、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
教材情即語文課文本身所蘊含的感情,是作者真實、細膩、強烈的情感在文章中的表露,是一種原生態的感情,它可以引發教師教學備課和講課時的感情,學生在閱讀和學習時也會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特點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適當方法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讓學生捕捉到作者熔鑄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令其如臨其境,如聽其聲,如見其人,從而通過形象思維來感知、感悟文章的內涵及作者的情感。
二、引導學生主動尋找教材文本情感
情感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應用,需要學生在教材文本中去主動尋找情感。語文教材收錄的每一篇文學作品,我們都可以窺見不俗的文學功底和多彩斑斕的情感世界。因此,語文教師要對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學作品進行深度情感挖掘。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
三、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
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構建恰當的教學情境,在這其中不斷滲透情感元素,進而在真實教學情境中激發小學生的情感共鳴,不僅可以對課堂教育在情感滲透方面的需求進行滿足,而且還可提升課堂教學的活力,營造出更加適合小學生學習的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對于小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此外,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創設教學情境可以使得抽象化的知識轉變為形象化,與小學生思維形式相統一,因此可加深其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深度,進而更好的掌握文章含義,可準確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其記憶程度也更加牢固。
四、小學語文情感教學要增加多媒體情感教育
為了創設情境,我經常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渲染,根據文章內容找到合適的配樂,這樣不僅會讓朗讀變得有聲有色,還會讓學生快速進入到情境中,去體驗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因素。因此,只要我們設計好教學情境,營造好的氛圍,就會給學生以智慧的啟迪,陶冶他們的情操,讓情感因素根植于學生的心靈深處。通過這種工具性的教學,學生就會受到很大的啟迪和教育,并能從中找到學習樂趣,真正把情感教育運用在信息社會,在掌握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和轉變。
五、課外活動拓展情感
語文學科情感教育光靠課堂教學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大大地擴展情感的空間,這就是加強課外的情感教育活動。要將課堂情感經驗擴展到課外的閱讀與寫作上來,通過比較廣泛而經常的課外讀寫,使學生不斷強化情感體驗,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進行引導,比如,組織課外讀寫小組,寫日記、周記,開展心得經驗交流,批閱課外讀書筆記,指導課外讀寫審美方法等。應定期組織學生舉行一些專題講座,專題講座不但可以鞏固語文基礎知識,開闊學生視野,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教育中教師要從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入手,以此來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由于現階段的孩子大多以獨生子女為主,所以在情感表達和與其他人相處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教育中要從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入手,關注學生的健康發展,同時還要從學生的情感出發,獲取學生的認可。教師自身也要積極參與到學生中,通過與學生之間交朋友,以此來營造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能夠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從而真正培養好學生的情感意識。
七、完善小學語文情感教育評價體系
在整個教育活動的開展過程當中,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扮演著極為重要的方向性的引導角色。從目前來看,無論是理論層面,還是在具體的實踐層面,圍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科學評價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影響了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效果的提升。所以,相關研究部門應該在小學語文教育的具體實踐與評價指標方面以及具體的評價方法方面實施科學有效的完善。在科學評價的指導下,進一步規范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方法、過程及相關的設計。只有在評價體系方面進行系統科學的完善,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尤其是情感教育過程中,才會不斷獲得更大的突破和提升。
八、教師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與內涵
語文學科是一門涉獵很廣的學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閱讀各種書籍,了解各種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語文教師不僅應該閱讀人文類的書籍,還應該閱讀歷史類、美學類、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只有教師廣泛地閱讀書籍,才能夠開闊自身的眼界,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對于事物有自己獨立的看法與思考,主動地思考與探究,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相關知識與內容,更好地感悟教材中的情感。因此,老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內涵,對學生實施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教師要通過實施創設和諧健康的情感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中豐富及細膩的情感表現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學會換位思考,感受愛,體驗愛等途徑及形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水平,豐富課堂教學表現形式,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梅仕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