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聯清
摘 要本文對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水平,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生活觀念;激發興趣;實踐操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181-01
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有效借助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分析有效開展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活動的路徑。教師應重視生活化數學教學資源的合理應用,為學生營造開放、趣味的數學教學氛圍,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水平。
一、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當代教學理論提出,“教學從生活中反思”,從根本上來講,就是教師不僅僅在課堂上教育學生,還可以引入到生活中來,以生活中的實例來教育學生。這是整個教學過程日趨完善的過程,以實現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轉化到學生發展的開拓者這一轉變,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目標.近些年,已經有部分初中開展了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成果交流會,并在專業的教學網站上刊登了很多關于新課程初中教學研究的文章,由此可見,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構建已經在全國引起了重視并開展了研究性學習.教師應當做到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全方位的能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創新教學意識.讓初中數學走入生活,生活中有初中數學,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
二、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生活化教學觀念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為主要出發點,教材中提高生活化的信息大都比較老舊,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對學生實際生活能力的提高起不到關鍵作用,也不符合當下培養高素質、高能力水平的全面發展人才的基本教學要求,而轉變教學方式,提高生活化教學能力水平的關鍵是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師應該意識到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通過自主學習了解教學生活化的多重含義,學習名師們的教學經驗和方法,通過大量閱讀相關的書籍,查閱資料,向優秀教師請教等方法,不斷積累相關教學知識,并不斷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總結失敗或者成功的教訓,逐漸轉變教學觀念,重視生活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地位,明確其作用,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將其有效的推廣出去。
三、結合教材實施生活化教學方式
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實施必要前提就是要總結教材、因材施教,教師在數學知識的傳授和講解中,要注意把握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對這些重點、難點知識加以把握和理解,從而達到生活化教學的收益最大化,能夠使生活化教學方式發生實質性作用,促進數學教學計劃順利開展,學生也能夠再生活化教學方式中體會到這種教學方式的優勢性。
四、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其在創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時,首先就要在學生生活中選擇相應的材料。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創造性課堂活動中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產生親切且自然的感受。以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有關行程問題時,要想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好的體驗,則可選擇兩名學生分別站在教室的前后墻壁處,在其聽到一定的命令后,就相對而行,之后,會很快碰在一起。在這時,教師要將這兩名學生在教室里的行走示意圖畫在黑板上,并為學生講解相遇就是相向而行并碰到一起。另外,教師還要讓學生以背靠背的形式,站在教室的中央。其次,分別朝向相反的方向行走。同樣也畫出相應的示意圖。通過這種實踐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所具有的密切關系。
五、用數學的眼睛看生活,培養學生敏銳的洞察力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敏銳的科學洞察力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在學習相關章節的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從中尋找相關的數學問題,使數學課堂在生活中得到延續和拓展。在開展“設計生活中的數學”活動中,我引導學生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些同學研究了校園路燈的安裝設計方案、學校生活小店的贏利情況等;喜歡踢足球的同學提出了以怎樣的角度,在球場的哪些區域內,才能成功的射門;還有一些同學研究了家庭儲蓄問題等。這樣一種開放式的教學,促成了師生互動,有利于教學相長,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生從中獲得進行數學研究的切身體驗和能力,培養了自己敏銳的直覺和科學洞察力,為他們的終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六、實踐運用數學,推動學以致用的能力
學以致用是所有教學的最終目標,卻又是傳統初中階段教學難以實現的目標。在生活化教學中,實踐運用數學是其中關鍵的環節,通過實踐運用,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化教學的益處,感受到數學為生活所帶來的便利,從數學教材中走出,以拓展學習視野,令數學學習更上一層樓。在實踐運用中,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有實用性的教學任務,并善于運用生活數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唯有如此,初中數學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七、組織動作操作活動,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數學學科有著邏輯性、抽象性的特征,一些初中生往往會對學習數學產生畏懼感。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會給學生安排各式各樣的數學作業,讓學生通過數學習題來鞏固數學知識,如此一定程度上會加大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厭煩情緒,進而導致學生排斥學習數學。所以,數學教師應當對傳統教學模式予以革新,推進數學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有效聯系,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方法,組織學生開展動作操作活動,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數學教師要靈活處理教學材料,把教材內容轉化為實際生活,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努力營造生活化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驗生活,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使學生獲取有活力的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張紅囡.基于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