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彬
摘 要在這個“創新”為主旋律的新時代,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本文從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營造自主、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習慣,采用新的信息技術,教師的評價方法五個方面闡述了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創新意識;數學教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198-02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全民的熱議話題,匯聚成發展的巨大動能,“創新驅動”演化為新時代的主旋律。在這創新的時代里,怎樣做一名與時俱進的教師,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新課題。我在教育戰線上工作六年多,深深的感受到創新教育對社會、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等提出的新要求。特別是教師,是完成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新型人才這一神圣使命的主體。
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在教學實踐中,我試著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創新意識
教良好的問題情境設計,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對問題探究的強烈熱情,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重要條件。為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創新問題情境。這種問題情境要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必須通過努力才能完成,整個思考的過程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創設難度適中的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如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我就設立一個阿凡提與巴依老爺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個長工,在巴依老爺家干了一年也沒有拿到一個銅板。長工們于是自發地組織了起來并邀請阿凡提幫他們去向巴依老爺討工資。巴依老爺含著煙斗冷笑著說:“工資我可以給你,不過我的錢都在我的賬房先生那里。從八月一日起,我要連續出去收賬3天才休息一天,我的賬房先生要連續收賬5天才可以休息一天,你們就在我們兩人同時休息的時候來吧。我肯定給錢。”阿凡提動了動腦筋,便帶長工們離開了。到了某天,他真的從巴依老爺家幫長工拿到了工錢。請大家想一想,阿凡提是哪天去巴依老爺家的?他用的是什么辦法找到這個日期的?你準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故事抓住學生的興趣,大大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個個都積極地討論研究故事,幫阿凡提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而且突破了課堂教學空間,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再如:課前的導入是引入新課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的關鍵,如果教師能設計出一個好的導入點先聲奪人,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欲,從而為整節課奠定一個良好的學習前提。如《循環小數》教學中,可以采用學生喜而樂見的《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這種幽默的小故事,能夠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營造自主、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自主發展為本,創設自主、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并在整個過程中以飽滿的激情激活課堂。教師在傳授知識時,要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使學生能更大限度去自由討論,相互質疑,有更多機會去實踐、創新。教師要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做學生的朋友。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將知識、結論灌輸給學生的做法,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消除他們在課堂上的恐懼心理。這時他們往往心情舒暢,思維活躍,容易突發奇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而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推動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起點,是學習成功的秘決。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而且使學生沉浸在活躍的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挖掘教學內容本身的樂趣,挖掘數學教材中的能夠激趣生疑的因素,激發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能力來體驗探知的過程,體驗教學美。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比如在教學“找規律”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有規律的現象,然后美圖示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初步感知規律的美,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變得更濃了。
三、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習慣,開拓創新之路
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進行創新活動所必須的思維形式。
對數學教學而言,題目的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題途徑卻不是唯一的。課堂上有了一種解法后,還要求兩個、三個直至更多。這樣使學生善于打破思維定勢,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創新活動,允許學生的奇思妙想,對有獨到見解的要大力表揚,對不完善的意見給以補充,對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異想、幼稚可笑的質疑問難要給以呵護。如在教學“比的意義”時,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探索得出比的意義后,教師故意提出:“你認為比的后項可以是零嗎?為什么?”學生好勝心馬上被激發,展開爭論,一生說:“比的后項不能是零,因為根據比的意義,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既然除數不能是零,所以比的后項也不能是零。”另一個學生馬上反駁道:“比的問題可以是零,我是體育迷,在電視的上看到記分牌上有3:0的。”課堂上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他們很快分成兩派,據理力爭,誰也不服誰,這時,教師順勢讓他們分組討論,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相互交流,直誠探討,終于明確其道理。人世間的一切創造都伴隨著思考和想象,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思考和想象的功能,以推進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四、采用新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小學引進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以提高教學質量,完善課堂授課效率。由于“微課視頻”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所以教師可以把許多宏觀、微觀的景象清晰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帶給他們非常直觀的視覺感受,使得學生體驗更直接,感受更真實,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是傳統授課方式所不能比擬的。
例如:在教學“旋轉”時,利用動畫演示動態的旋轉,這樣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旋轉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五、教師要創新評價方法,從科學評價中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實施教育創新,我們要改革評價方法,使其更科學、更全面,更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教師要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作為評價學生、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調動學生創新思維,還要善于對學生課堂創新學習做出激勵性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要多使用具有表揚性質的言語,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創新努力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這樣才能鼓勵學生不斷努力創新。這種評價方法的改變,也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創新能力。
實施教育創新,需要教師多角度,多層次地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作為求索的執教者,我們正帶著收獲和感悟,帶著信念去追求,帶著希望去尋找,尋覓智慧的火花,揚起創新的風帆。教育創新的腳步依舊鏗鏘,創新的路上,一直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