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莉 陸艷
【摘要】本研究通過對貴州省殘疾人就業現狀的研究,發現貴州省在2012-2016年近五年來殘疾人就業邁上了新臺階,殘疾人就業數量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殘疾人就業量增長不充分,城鄉間殘疾人就業人數差距大、殘疾人就業分配不均、殘疾人就業結構不平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本研究針對這些不足提出了建議,以此來提高我省殘疾人就業質量。
【關鍵詞】貴州省 殘疾人 就業
【基金項目】2017年貴州教育改革發展研究重大招標課題:貴州特殊教育發展與服務質量研究(項目編號:2017ZD010)。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20-01
一、引言
殘疾人,是特殊而需要關注和關懷的群體,但作為社會人,為了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為了社會的進步,他們始終需要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實現殘疾人就業,既獲得了生活來源,減輕了社會負擔,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又促進了國民經濟水平的發展。貴州省處于西部偏遠地區且經濟水平比較落后,根據貴州省殘疾人聯合會2016年發布的數據,目前貴州有254萬殘疾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總數的7.32%,直至2016年貴州省新安排就業的殘疾人為31.1萬人,僅占殘疾人總數的八分之一,由此看來,貴州省殘疾人數量不僅龐大而且真正實現就業的殘疾人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促進貴州省殘疾人就業仍存在很大的問題。
二、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法
本人通過閱讀殘疾人就業期刊和瀏覽貴州省殘疾人聯合會等相關網站,查閱了殘疾人就業的相關文獻和資料,并對之進行收集、分析和總結,從就業立法、就業法規和就業扶持三個方面梳理目前貴州省殘疾人就業問題的研究成果。
2.訪談法
針對貴州省殘疾人就業現狀研究這一問題, 一方面走訪了貴州省殘疾人聯合會等主要的殘疾人就業服務和管理的政府部門,了解了目前貴州省殘疾人就業的相關法律法規、扶持措施等,另一方面,走訪省政府殘疾人就業管理部門或其他相關部門,找到了制約我省殘疾人就業發展的因素并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建議。
三、結果分析
通過對貴州省近五年(2012-2016年)以來殘疾人就業現狀的研究,收集了2012-2016年殘疾人就業人數、就業去向及就業情況數據。通過對貴州省近五年(2012-2016年)以來殘疾人就業現狀的研究。根據這些所收集到的數據可以得出貴州省殘疾人新增人數不斷增多,就業人數呈逐年遞增趨勢,這是全面實現貴州省殘疾人就業的好勢頭。
近五年(2012-2016年)來,貴州省殘疾人在集中就業,按比例就業、個體及其他形式靈活就業等方面新增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但2015年貴州省殘疾人在其就業人數有所下降,2016年起至今殘疾人就業人數有所回升;在農村實現穩定就業,從事農業生產勞動方面,貴州省殘疾人就業人數巨大,但在2014-2015年殘疾人就業人數較前兩年相比,趨勢有下降,自2016年又呈現上升趨勢,說明貴州省在引導、幫助和扶持農村殘疾人就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公益性崗位上,貴州省殘疾人就業人數總體上升,2014年有所下降,在2016年突破了上千人,比往年就業人數翻了幾番,說明貴州省政府,殘聯等機構對社會公益性事業的重視,對殘疾人的幫助真真切切落實到實處;在輔助性就業方面,貴州省殘疾人就業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不同類型和不同障礙程度的殘疾人提供輔助設備和器材,實現就業。
四、問題與建議
(一)問題
第一,殘疾人就業量增長不充分。貴州省無論是城鎮新安排殘疾人就業量還是農村穩定就業量并未實現持續的、穩定的增長,甚至在有些年份呈下降態勢。這主要是由于每年新增殘疾人數的不穩定以及政府對每年新增殘疾人就業安排不到位。
第二,城鄉間殘疾人就業人數差距大。貴州省在落實城鎮殘疾人就業和農村殘疾人就業分配不均,城鎮殘疾人就業人數遠遠大于農村殘疾人就業人數。原因在于城鎮發展優于農村,政府對城鎮的投入多,傾注力較大,如此一來,就會使二者失衡。
第三,殘疾人就業分配不均。為實現殘疾人就業,貴州省在集中就業,按比例就業、公益性崗位、個體及其他形式靈活就業、輔助性就業、農村實現穩定就業、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等方面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和分配。近五年(2012-2016年)以來,貴州省殘疾人在公益性崗位、輔助性就業上人數分布最少,與其他的就業形勢相比差距較大,集中就業和按比例就業殘疾人分布次之,然而農村實現穩定就業和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殘疾人較多。
第四,殘疾人就業結構不平衡。就業結構,又稱社會勞動力分配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所占用的比例、勞動數量及其相互關系。從殘疾人就業結構上看,殘疾人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接受教育的機會普遍少,受教育水平不高,技術水平達不到,再加上社會的歧視觀念等諸多因素,被認為其就業能力達不到勞動力市場要求,這些因素使得殘疾人的就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難以從事高水平和高技術的工作,大多數只能從事農業生產,以農業生產工作為主要謀生手段。
(二)建議
第一,建立健全殘疾人就業法律保障體系。殘疾人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受到不同程度的社會排斥,尤其體現在就業過程中,殘疾人被社會視為低能力,有困難的群體。法律,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武器,具有強制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貴州省應不斷加強有關殘疾人就業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為促進殘疾人實現就業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第二,加大殘疾人無障礙環境建設和輿論引導。環境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場所,無障礙環境對殘疾人就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全面實現殘疾人就業,一方面,要加強對無障礙環境的建設和開發,為殘疾人就業提供暢通無阻的“綠色通道”,如:公共場所修建殘疾人專用設施,擴大盲道建設面積及覆蓋范圍、以及推進殘疾人輔助器材支持計劃的發展等無障礙建設。另一方面,通過社會輿論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提高廣大民眾助殘意識 ,形成全社會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 。加大宣傳力度,摒棄歧視觀念,為殘疾人群體提供均等的機會,幫助殘疾人樹立健康、積極向上的就業觀,提高他們的自我保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其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體現自身價值。
第三,注重殘疾人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心理的疏導。殘疾人作為社會群體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同樣是社會建設的承擔者。為促進殘疾人更好的融入社會和實現自身價值,就業是殘疾人參與社會生產和分工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殘疾人由于自身身體的殘疾,缺乏一定的學習機會和受教育的機會,使得他們與大多數普通人相比文化水平低下,淪為“文盲”,因此,他們難以適應社會環境和從事要求高的社會工作。
參考文獻:
[1]豆紅玉,韓旭峰.我國殘疾人就業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J].經濟師,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