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瓊
【摘要】溝通是人類心理的基本需求,家長與老師之間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是溝通的前提。教師和家長有效的溝通方式系能形成教育合力,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促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家校溝通 技巧 有效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95-02
家長與老師之間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是溝通的前提,雙方有共同的教育目標:那就是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這是溝通的基礎。然而,目前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孩子在校表現欠佳,但當老師跟家長溝通時,家長說很忙,沒時間理孩子,老師你愛怎么辦就怎么辦吧。也有些家長認為老師只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家長,孩子出現了一些狀況,總是找家長談。那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老師與家長要怎樣溝通才有效,才能形成合力,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呢?筆者擬從教學實際出發,談談溝通的技巧和有效方式。
一、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一)換位思考,尋求理解
要達到溝通有效,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作為家長,確實很不容易,他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追求,有時不一定是他不想管,有可能是沒時間管,也不懂如何管。而老師亦有苦衷,一個班幾十個孩子,很難全面顧及。因而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很重要。
(二)學會傾聽,有效溝通
善用傾聽是改善溝通、提高溝通效果的重要方法。與家長溝通時要注意在聽的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將關注點放在聽的內容上,適時進行提問。這樣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情況。一旦學生出現某些方面的問題,只從問題出發很難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只有找到各種有用的信息,才能準確地診斷并實施有效的對策。
(三)保持關心,及時溝通
作為老師,首先讓家長們感覺到老師是關心他的孩子,因而與家長交談,要注意語言的藝術,可采取類似“我關心的某某正遇到困難而我要幫她去改進”的方式。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不發火,應圍繞如何幫助學生取得成功而展開。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討論家長及自己如何協助學生發展,這種溝通才是有效的。面對家長的郵件、信件,無論多忙,都要在24小時內回復,這也是取得家長信任和尊重的方式之一。
(四)匯報情況,講求策略
與家長交流溝通前,一定要對小孩各方面的情況有詳細了解,是紀律問題還是學業問題,最好能準備好文字材料,如:某年某月某日,發生了什么事……這樣家長才會信服。另外在給家長反映問題時,一定要在一開始傳遞正面信息。如果你多一些耐心,先表揚孩子的優點,然后再說問題,那么家長便更有可能細心傾聽,并想辦法幫助孩子克服毛病。反映問題后,要提出解決方案。因為家長期望你推薦一個改進的方法,這樣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二、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有效方式
(一)勤發信息溝通
堅持每天都發信息給家長,信息的內容包括每天的英語作業內容和要求、一些英語學習建議、學習方法指導等。還包括了一些賀信,如表揚抄寫認真的孩子們,聽寫全對的孩子們。課堂表現有進步的孩子們。而針對存在問題的孩子,則采取私聊的方式,表明存在問題,提出改正方案,這樣保護了這部分家長的隱私,不會使他們覺得難堪。
(二)定期寫信溝通
書面信件是溝通的最佳方式之一,信息傳遞準確,少失誤。能慢慢讀,細細品。筆者每月都寫兩封信給家長們,信件的內容包括學習情況小結,本月學習計劃,孩子們存在的問題,給家長們的建議和學習方法指導等。從家長們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家長非常信任老師。這樣對教育教學工作非常有利。溝通的有效性凸顯了。
(三)及時電話溝通
打電話與家長溝通,能及時傳遞信息。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有些孩子出現了一些狀況,需尋求家長的配合教育。當然老師也可以打電話報喜,比如說:某某上課比以前進步了,字寫得漂亮了,相信家長更喜歡接到這樣的電話。應該多報喜少報憂。
(四)定期約見交流
家長會是教師與家長面對面交流,匯報學生的學習和各方面情況的重要途徑。開學初是召開家長會的好機會。在家長會上要營造合作的氛圍,要讓家長明確地感到你愛他們的孩子。面對面交流還包括訪談,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家訪等。通過多種方式與家長溝通是非常必要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主動溝通,家長能信任老師,支持老師的工作,為了孩子,為了共同的教育目標,實踐證明這樣的溝通方式是有效的。學校和家庭聯起手來,促進學校的發展,促進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茂編譯. 今天怎樣“管”學生[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吳方紅.中小學家校溝通障礙分析及對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