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海
【摘要】教育管理作為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橋梁,在平常的師生交流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當下農村初中教育工作也是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是教學工作的協調者,班主任的工作不僅僅局限在學生的學習上,還要關注學生生活上的問題,心理的變化等。
【關鍵詞】農村初中 班主任 工作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208-01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是教學工作的協調者。班主任要熱衷于本職工作,盡職盡則,持之以恒,要時時處處做好學生的榜樣。班主任對于如何創設好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陶冶發展人才,落實學校的教育措施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班主任工作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而出現重重困難。面對這些問題,作為班主任該怎么辦?
一、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面臨的問題
1.素質教育被弱化,班主任工作面臨陳式化、樣板化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技能和方法,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不少學校的領導僅滿足于數字量化的應對,而不作細致的思想教育,不著力內化優化學生思想行為,班主任管理班的目標僅停留在不出問題就行的低層境界中,很少啟發引導學生開展自覺自省性活動。總之,德育工作的過度量化導致教育內化功能缺失,這種教育效果是短期的、虛假的,這種量化管理不能達到育人為本的目的。
2.家庭、社會的負面影響在挑戰班主任的工作成效
學校、家庭、社會是學生發展的三大環境。家庭教育不當也會對班主任的工作造成不良影響。有的家庭雖然富有,但父母綜合素質尤其是消費素質低下,本身不良行為給孩子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在管教孩子上步入誤區。認為在子女管教上完全可以依賴學校,孩子送到學校就是老師的事,為此,不能與學校配合教育孩子。同時,社會上各種意識形態也使班主任的工作造成一些影響,社會上不良風氣蔓延滋長,這一切無疑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加大了班主任工作難度,是對班主任工作的一種挑戰。
3.班主任自身素質和責任感缺乏
“愛是教育的源泉”。只有讓學生感受到你確實是愛他們的,你才能得到學生的愛戴和信任。班主任應該用愛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在工作中無論對人對事都要公正、平等,特別是對待后進生要真心實意,不要給學生一種“老師做個樣子”的感覺。班主任雖然不可能將自己的精力在同一時期平均分給每一個學生,但只要我們心中裝著全體學生,用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就一定能夠發現學生身上潛藏的智慧和創造力,挖掘出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
二、開展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措施
1.重視班級制度的制定
“無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的教育管理也是一樣的。針對于農村初中學生的活躍度較高,因此為了維護課堂秩序,班主任制定相應的教育管理制度是必須的。制度的制定,首先是要根據農村初中學生的具體狀況制定;其次是針對班級的整體風氣制定;最后是結合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經驗制定。
2.要發揮學生干部的力量
在農村初中班級里,很多的學生表現出抗逆心理,對班主任、任課教師提防,不愿意與他們交流,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產生距離、隔閡,這在很大程度上就阻礙了班主任對學生的幫助。為了促進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班干部的設置是較好的選擇。班主任可以通過班干部更多地了解學生們的狀況,讓學生干部代表學生提出自身工作欠缺的方面,甚至是依靠班干部來處理一些班級內部的瑣事等。設置班級干部,發揮學生干部的力量,是班主任拉近與學生距離的最佳選擇。
3.要重視自身教育管理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班主任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提高綜合能力,就要學習相關的知識,充實自身的教育管理知識;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做好日常的記錄工作,善于反思,并且應不斷創新教育管理方法。除此以外,班主任還應該積極參加相關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實踐能力。多參考、借鑒其他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方法,并進行創新改造,應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去。
農村初中教育,作為教育的特殊部分,現狀雖然逐漸在改善,但是需要時間、實踐的磨練。需社會各個層面進行協助共同把它解決好,這既是班主任工作的需要,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由此把教育共同向素質化推進,我們的教育事業才能漸行漸遠。
參考文獻:
[1]林銀星.淺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J].學周刊,2016,08:10.
[2]趙國軍.農村初中教育管理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