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 構建出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新模式才能夠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語文教學變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作以輔助作用和指導作用的教學新模式。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新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自主學習;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151-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是實施素質教育,貫徹《語文課程標準》精神,也是實現語文現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因而,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勢在必行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死板枯燥的傳統語文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的教育要求和發展,由于我國教育逐漸從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這也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才能夠適應教育的改變,對此,只有構建出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新模式才能夠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語文教學變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作以輔助作用和指導作用的教學新模式。
一、課前預習中運用自主學習模式可以減少學生上課的盲目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環節之一。所以,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我們要有效地將自主學習模式應用到導入環節,要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對所要講解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以減少學生上課的盲目性,進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首先,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新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是學科對象的主動自覺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思維無禁區”,讓兒童暢想欲言,精神上處于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創設寬松和諧平等民主的氛圍,讓學生想象馳騁,感情激蕩,思路縱橫,乃至異想天開,自然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發創造的潛質。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大膽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發言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其次,精心設計好開課導語。一堂課的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一席好的導語尤為關鍵。例如在上課前,先讓學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課文,為的是激發一下興趣。例如,在《負荊請罪》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看課題質疑。學生會提出“誰向誰請罪?為什么要負荊請罪?負荊請罪是什么意思?”而后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去課文中尋找答案。學生通過自己認真閱讀課文解決了這些問題,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明白了負荊請罪的意思,感受到了自己提問與自我解決問題的樂趣。可見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凡事問個為什么的習慣,使他們明白多疑多問、好學深思是一種學習的好習慣。教師鼓勵質疑,會大大增強學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要想提高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習的自主性,就需要加強教學目標,改善師生關系,明確教學目標以及改變教學方式。想要構建自主學習的語文課堂,就需要轉變學生與教師之間在課堂上的關系,在課堂上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講課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而是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去自主性的學習,教師主要是起輔導作用的。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制定一個學習目標,然后讓學生依照教師制定的目標去自行的翻閱資料,查找相關信息,以及組成小組進行交流等,最后,教師再總結性的講解一下,為學生答疑解惑。語文的學習過程同樣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的加強對學生思維邏輯方面的訓練,采用問題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強化語文的思維方式和語文邏輯性思考。
(二)增強學生的自律性
在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學生還處于孩童時期,學生比較好動,沒有很好的自我約束力,缺乏良好的自律性,所以,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懈怠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加以監管和指導,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自律性,這有利于學生未來學習的進行。
三、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在順應新課改要求的前提下不斷地創新教學手段,拓展教學空間和時間,開展利于教學發展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特有的成長氣質之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個性特征,將課本改編成話劇的形式,讓學生在表演中學習和提升自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進行《晏子使楚》的課文教授中,大可一改往常講解的簡單形式,而是根據課本內容改編成精彩的故事形式,然后給每個學生分配不同的表演角色,讓學生在揣摩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等的基礎上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表演,對于表演出色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嘉獎,自主學習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強化和提升。教師要嘗試著將課堂“搬出”教室,經常性的開展課外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露營、設計語文知識趣味小競賽等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有更大的激情,在活動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且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為其綜合素質的提高作了強有力的鋪墊。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語文課堂的學習需要從學生出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的構建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效的進行課前預習,這是學生課堂中能夠自主學習的基礎,在課堂中要有效的進行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把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提升學生的興趣,從而構建自主學習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王志穎.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模式的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