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新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媒體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新媒體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在新形勢下,傳統的廣播媒體也在不斷轉型,探尋新的發展方向。文章對新形勢下廣播媒體的發展方向進行分析,旨在提高廣播媒體的傳播速度和效率。
關鍵詞 新形勢;新媒體;廣播媒體;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9-0027-02
隨著信息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給傳統的廣播媒體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新媒體的優勢和特點,讓人們對新媒體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比如生活中工作中使用微信、微博等媒體進行交流,從網絡媒體中獲取各種新聞消息等。面對這一現狀,廣播媒體要如何實現轉型發展,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是未來廣播媒體從業人員必須要思考的重點問題。
1 傳統廣播媒體信息傳播的特點
1.1 傳播速度較快
廣播傳遞的是聲音信號,聲音中又包含了各種各樣的信息,作為一種聲音傳播媒體,廣播對主持人的自身形象、現場環境以及相關場景的布置并沒有太特殊的要求,廣播的重點在于內容以及聲音,正是由于廣播的操作程序簡單便捷,利用音頻技術傳播,速度較快,也有利于人們接受各種信息,所以廣播的發展比較迅速。
1.2 較好的適“聽”性
廣播媒體的傳播符號主要是聲音,在傳播聲音的過程中也同時傳播了內容,所以內容和聲音的搭配成為關鍵。在廣播節目中,必須要對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其編排要求較為嚴格。廣播人員的聲音必須要悅耳動聽,通過形象生動的表達,將豐富簡潔的信息傳遞出來,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聽覺感受,也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1.3 隨意性較強
廣播媒體傳播信息時,不像報紙和電視媒體一樣,需要投入較大的精力去捕獲信息,編排版面,通俗易懂的大眾化表達方式反而更受大眾喜愛,能夠集聚更多人氣,使得聽眾對廣播內容產生興趣,從廣播中獲取信息。而且廣播的隨意性也給人們帶來了較大的便利。
2 新形勢下信息傳播的特點
近幾年,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以手機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應運而生,而且發展十分迅速,微信微博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際工具,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應用,影響力巨大,而且其功能還在不斷完善,逐漸實現多元化發展,給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更多便利。新媒體的產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而且互聯網本身的優勢必然會導致社會變革,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傳播渠道、傳播方式都發生了改變,與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相比,新形勢下信息傳播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快捷性
新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傳播媒介,其傳播速度比傳統的電視和廣播媒體提高了很多倍,可以說,新媒體實現了信息以“秒”為單位的速度傳播,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優勢,通過手機、電腦等各種客戶端,可以將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產生的消息同步傳遞出來,實現信息的快捷傳播。
2.2 互動性
在新形勢下,人們通過新媒體和網絡的互動程度不斷提高,比如微信、微博等媒體,給人們提高了社交的機會,人們可以在這些社交平臺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得到其他網友的回復,也可以相互問答,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信息的受眾,也可能是信息的發布者,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用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發表出來,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網絡互動圈子,在這個圈子中人們的互動性較強,隨意互動交流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消遣模式。
2.3 信息傳播的“去中心化”
在電視、報紙、廣播等各種傳統媒體中,消息的傳播往往都需要經過層層審核,比如記者、編輯、主持人等,經過所有人的篩選加工之后形成最終信息,這些人成為信息的“守門人”,使得傳統媒體中的信息資源有限。在新形勢下,新媒體突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及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發布信息、傳播信息,成為信息傳播的主體,而且在新形勢下信息傳播的主體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去中心化。
2.4 信息傳收渠道的多樣化
信息傳播渠道決定了信息的傳播效率,傳統的信息傳播渠道是電視、報紙、雜志、廣播,隨著各種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新媒體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信息傳播渠道,而且新媒體的形式還越來越多,產生了各種App用于人們傳播信息、分享信息,使得信息的傳播渠道多樣化、多元化。
3 新形勢下廣播媒體的發展趨勢
隨著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傳統的傳媒格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傳統的廣播媒體的生態環境發生改變,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新媒體、互聯網獲得信息資源,所以廣播媒體發展過程中面臨較大的挑戰。為了適應新時代、新環境,廣播媒體必須要積極轉型和創新,唯有與互聯網進行融合,與新媒體進行融合,才能有發展出路。
3.1 建立網站平臺,拓展廣播媒體的影響力
建立與廣播媒體相對應的網站平臺是對傳統廣播媒體的影響力進行擴大的方式,網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獲取信息、傳播信息的主要陣地,建立網站也傳統的廣播媒體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第一步。例如微電臺,是當前很多傳統廣播媒體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網站平臺的時候,并不是將廣播媒體附屬在網絡上,在平臺上所展示出來的內容也不僅僅是廣播媒體上播放的內容,應該要將網站平臺看成一個獨立的、豐富的、多元化的新媒體平臺,是廣播媒體在新媒體時代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載體,讓網站平臺可以發揮出相應作用,對廣播媒體的傳播平臺進行拓展。在進行網站平臺建設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雙向交互。傳統的廣播媒體本身可以實現雙向傳播,廣播主持給用戶傳遞信息,同時用戶也可以向廣播電臺提出自己的問題,實現交互,但是這種交互方式比較單一,而且交互的時效性不高。因此在網站平臺建設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是傳播的雙向性、交互性,也就是說開展點對點多向傳播,從而實現信息的共享,讓更多人可以接收到信息。可以通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微電臺等模式,給用戶提供更加廣泛的交互渠道,讓用戶可以隨時反饋自己的意見。
第二,非線性傳輸。傳統的廣播媒體在傳輸信息資源的時候是線性傳輸的,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局限性,非線性傳輸指的是打破傳統的廣播媒體的局限性,讓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節目進行下載、點播,從而使得電視節目更有傳播價值。
第三,信息全面。網站平臺的用戶量巨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網站中必須要有豐富的、多元化資源,才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而且平臺型網站在建設過程中,無論是信息檢索還是檢索分類,都必須要專業、細致,給用戶帶來不同的體驗。
3.2 廣播節目類型朝專業化方向發展
廣播節目是影響廣播媒體發展水平的關鍵,由于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地域環境,人們的需求是不相同的,為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在設計廣播節目的時候,必須要實現多元化、多樣化,使更多的受眾接觸并選擇廣播媒體,從廣播媒體中獲取更多實用的信息。傳統的廣播媒體采用“點對面”的傳播模式,在新形勢下應該要不斷改變,使其朝著“點對點”的專業化方向以及個性化方向發展,要積極探索廣播節目,將不同類型的節目做到專業、極致,吸引不同的受眾群體,從整體上擴大廣播媒體的受眾群。
3.3 以受眾為中心進行人性化傳播
廣播節目的發展水平是取決于受眾的支持程度的,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獲得更多受眾的喜愛,廣播媒體就必須要做大以人為本,以受眾的需求為導向,進行人性化傳播,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廣播媒體不僅要成為傳播信息的主要平臺,還要拓展其功能,比如將受眾放到傳播鏈條的中心位置,維護公眾的利益,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的需求,反映民情民意,對群眾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進行反映,在表現手段以及話語方式上體現出對民眾的關懷,從而獲得更多群眾的支持。
4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和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尤其是在信息傳播速度、傳播效率、傳播范圍方面,比廣播媒體好很多。對此,必須要積極加強對廣播媒體的轉型發展,結合新技術、新理念,對廣播媒體的內容、傳播方式、傳播渠道等進行創新,吸引更多聽眾。
參考文獻
[1]馬金花.淺談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的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7(8):47.
[2]部偉男.淺談廣播與新媒體融合的必要性[J].記者搖籃,2015(9):45-46.
[3]李晶.廣播電視在媒體融合下的發展機遇淺析[J].科技傳播,2015,7(18).
[4]隋春艷.淺析廣播與新媒體結合趨勢及運作思考[J].科學導報,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