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是教育界一次重大的革新,它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一次飛躍。實施新課程標準是一個不斷摸索、研究、反思、總結的過程,其間出現困惑、困難、不足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實施新課程標準也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關鍵詞: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新課程改革
我國不斷與世界接軌,英語教育也要隨著世界文化的發展,有所改變。教育部對高中英語新課改提出新要求,讓國民素質教育深入人心,轉變英語教育傳統的教學觀念,克服教學弊端,使英語教育發展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因此,要全面高效的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就需要在新形勢下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英語教學模式。高效課堂教學新理念就呼之欲出,它的出現是課堂教學的“一場革命”,為了改變英語授課過程中學生們機械理解、死記硬背、被動學習的現狀,應倡導學生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主動參與,樂于思考,勤于練習,培養學生思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和交流能力。在高效課堂理念指導下形成有效教學模式,該模式重點就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進行教學實踐活動。
一、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材內容太多,課時不夠,教師急功近利,學生缺乏創新思維
新課改實施這些年來,有一些老師常常抱怨教材越改越難教,課時內容越來越多而課時卻沒有相應地增加,要在學期內完成全部的教學內容很難。比如說,北師大版的高中英語教材,每學期都包含兩本教材,每本教材含有三個單元,確實內容不算少。很多教師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往往是自顧自地一味對著學生“傾囊相授”,拼命往前趕課時,以圖完成教學內容,很難做到與學生充分互動,基本忽略了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而在這樣的課堂中的學生只能緊緊跟著老師的步伐走,低頭如同沉默的收聽者,根本不能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教師多感覺“老牛拉破車”,而學生也多數處于“云里霧里”的狀態。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必定不高。
(二)活動練習,表象熱烈,實質空洞
有些教師自認為領會了新課程改革的意境,卻把新課改錯誤地理解為“翻新”和“耍花招”,不顧及學生實際,盲目追求課堂上變換“新花樣”,一會小組競賽,一會正反方辯論,一會小老師授課,這些各種各樣活動中的課堂看似學生參與度極高,課堂反應熱烈,氣氛異常活躍,但是真正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呢?恐怕就不那么盡如人意了吧。學生對課堂活動的掌控能力有限,學生之間的差異也會導致往往真正參加到活動中來的只是極少部分學習能力較強的,很大一部分學生不過是跟著戲班子唱戲。這樣的課堂看似熱烈,實質卻是喧鬧和低效,這樣隨意性極強的課堂對于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根本難以有實質性的進展。
(三)課堂評價,單調枯燥
精彩有效的課堂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但往往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課堂評價的重要性,認為評價無非就是對學生發言的回應,對于每個學生都毫無變化地使用“good”“well done”進行評價,顯得單調而又枯燥,很容易讓充滿期待的學生感覺到失望和沮喪。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不盡相同,就會體現在課堂發言的參差不齊上,如果回答好的,差一些的和回答錯誤的都沒有區別地評價,很難讓學生有成就感和參與的榮耀感,因而失去對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長此以往,課堂互動將成為一種空洞的形式,很難獲得應有的效果。
二、 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高中英語課堂的質量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習慣。高中階段是學生綜合素質形成的必備階段,建立高效的課堂意義重大,也是教學一貫追求的境界。目前高中傳統英語課堂存在諸多弊端,這些弊端影響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就這些問題展開分析,提出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策略。
(一)注重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變為學習的參與者和組織者。在課堂中,應該是師生協作共同完成整個課堂內容。新課標改革下的高中英語課堂,需要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要求下,進一步凸顯教師的優化作用。高中課程的總目標在于,讓學生在完成基礎英語的學習之上,獲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對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英語教學要以“學會”為教學目標,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成績。事實上,學生學會了英語,只是一個結果,真正讓學生學會學習,在學習上發揮主觀能動性,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才是對學生能力的真正培養,也是實現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的基礎。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能力要有科學、合理的方法,自主學習可以突出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性,激發和保護學生在學習上的好奇心,從而貫徹落實學生的學習品質。教師應積極發現學生的亮點,在課堂上對此加以鼓勵,激發他們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除此之外,自主學習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高效課堂可以建立在學生的興趣基礎之上,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高效課堂的構建無疑有很大幫助。
(二)充實課堂內容
課堂內容是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學活動展開的基礎。要想真正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緊抓課文重點,找好切入點,將重難點知識著重傳授給學生,而不要灌輸太多雜七雜八的課外知識,實現高效課堂內容的構建。多給學生提問,以課堂提問的形式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可以有效地防止學生注意力的分散,讓他們時常保持精力集中,這樣才能對課堂問題進行有效分析,然后歸納相關問題,做出有效回答。在課堂上提問,事實上,就是引出新的問題。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有助于實現學生創新意識的提升。以高中英語課堂為基點,實現對課堂提問的優化,緊密地圍繞教學內容,貼合生活實際,有助于幫助提升學生學習素養與英語素質。在組織課堂內容時,注重課堂導入,導入得當,可以使得例子深入人心,使得講課的內容有據可依,讓學生可以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自然而然就可以建成高效課堂。
新課程改革的高中英語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要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采用合理而高效的教學方法。就英語學科的教學而言,教師積極探索高效的課堂教學,構建高效的課堂,發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才能實現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葉瀾.教育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吳永軍.新課程備課新思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費永富,貴州省盤州市,貴州省盤州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