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教師要能夠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斷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的有效性,為此,教師教學在必須學會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對學生加以適當的指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閱讀教學,它在學生的學習以及未來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即有利于增長學生的知識,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并鍛煉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最終實現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那么,要怎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呢?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如下一系列措施,希望能給相關教育工作者一定借鑒。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目標不明確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更有效的體現,但是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就我國:現在小學的閱讀教學現狀來看,教學目標還比較單一,并且目標本身不明確。比如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大部分是要求體會文章中心思想、全面理解文章內容,但是這種教學目標在任何教學階段都可以應用,學生會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進而導致學生只是隨便讀讀,閱讀有效性降低。另外,教學目標不明確,就不能與教學要求進行有效的結合。有的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或教學任務時只是在網上隨便找的教案,不能與教學實際相關聯,直接生搬硬套,致使教學有效性降低,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 教學方式形式化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很多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都采取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分組討論、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等,但是因為不能與教學實際以及教學目標有效結合,使得所有教學模式都流于形式,并不能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冰花》這一課時,教師讓學生搜集各種相關資料,然后在課上將學生分組來進行討論,并且讓學生談自己對冰花的感受,最后讓學生畫冰花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各種學習方式來對“冰花”進行理解,但是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對“冰花”的認識上,不能對文章字、詞句等進行學習,并不能提升閱讀的有效性。
二、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改進措施
(一) 激發閱讀興趣
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是學生的特點,教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小學生的這些特點,轉變以往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調動其感官能力,增強其審美觸覺。為了有效地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語文課本上,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善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工具。諸如,在教授《祖國多么廣大》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為學生搜集長江、黃河、秦皇陵、長城等圖片,讓學生領悟到祖國的壯闊、恢宏;還可以下載本課程的多媒體課件,通過里面深情朗讀,結合教師在網絡搜集的圖片來感受祖國的廣大,從而萌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樣學生便能進一步體味到閱讀帶來的豐富的知識、感觸,創設出的美好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此同時,教師應該不適時宜的,讓學生描繪一下圖片里面的景色、事物,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詞匯量,如此,既能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充分利用了課堂的時間,對學生的學習是十分有益的。
(二) 多訓練,深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要想深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多進行閱讀訓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熟練地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技能。教師可以往文本教學中有意義地進行發散與延伸,創設一些有意思的問題來引發學生思考,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學會查“無字詞典”》是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
在引導學生學習爸爸意味深長的話時,教師需要讓學生理解“有字詞典”的意思和“無字詞典”的意思,明白他們分別指什么。文章學到最后,我告訴學生,我們理解詞意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這個詞語表達的現實生活。查無字詞典可以讓我們直接地感受到生活,這比查有字詞典更為重要。在教學最后一段時,我有意識地讓學生聯系上文,回憶“我”理解“驕陽似火”和“驚濤拍岸”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區別“有字詞典”和“無字詞典”,理解查“無字詞典”的重要作用,此后,教師在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查“無字詞典”的兩種方法。這個過程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于文本的體驗也能夠進一步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
(三) 多引導,讓學生學會閱讀方法
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學會靈活多變的、科學合理的閱讀方法。“略讀法”:這種方法就是根據學生學習或寫作上需要,有選擇性地閱讀相關篇章或相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精讀法”:精讀法就是對文章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對語言雋永,情節生動的文章,教師可以這些文章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默讀法”:默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文章不發音地快速地讀,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默讀法”能用最少的時間獲取較多的信息;“摘抄評價法”:這種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最優美的詞、優美的句和段摘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平時要求學生不拿筆不讀書,不動筆不讀書。還可以在報紙雜志上,將其中好的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
三、 結語
總而言之,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閱讀教學效果的好壞對于學生的知識吸收和今后的學習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對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作為工作在教育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必須遵循新課標的要求,認清自己的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活用教育資源,探索出更多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使他們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識。
作者簡介:
左煥友,四川省遂寧市,四川省大英縣智水鄉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