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禮記》說過:“玉不琢,不成器。”要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后進生是需要特別培育和愛護的,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后進生的轉化雖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只要能遵循教育學、心理學的規律,根據不同后進生的特點,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用自己的真情和熱情去填補他們情感的空缺,挖掘出他們的閃光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的學習不斷進步。
關鍵詞:高效;課堂;學生素質
一、 給后進生“愛”
愛是雨露,她能滋潤人;愛是夏日,她能溫暖人;愛是奉獻,她的無私能讓幼苗茁壯地成長。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希望得到愛的滋潤,愛的溫暖,更何況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學習和行為上暫時落后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
因為“愛是開啟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對后進生應不吝惜微笑,不吝惜愛的灌輸,不吝惜熱情的鼓勵,這是盈盈之春水,是開啟擱淺之舟的外因。因此,教師除了上好課外,更重要的是愛護每一位后進生。做到不鄙棄,不歧視,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才能對你所教學科產生興趣,并樂意接受你的教育,從而在心理上消除了他們學習數學的障礙,創設了轉化的條件。
二、 給學困生自信
課堂中要引導學困生參與教學活動,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教學內容降低遷移坡度,讓后進生循序漸進地把知識加工、內化。如在新課的引入練習中,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以舊引新,新中有舊,為后進生探索新知、遷移轉化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包括知識、技能、方法、態度等)。這一方面就需要課前的輔導。課前預習中指導學困生。課前預習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較多,其實應用在數學教學中,也有較好的效果。課前預習的布置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學會怎么預習,我曾采取由扶著走到放開手的方法:一開始每次給出預習要求,對用到的知識進行適當的復習,只有這樣,才能有能力去自學新的內容。而且他們也很樂意,感覺到自己走在別人的前面,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都是胸有成竹的,頓感信心百倍。課前的學困生輔導其實比課后的輔導效果要好。但是時間哪來,當然是利用自己的輔導時間,課后時間也可以的,只要不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扶了一段時間后,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之后,就輕松多了。不需要那么吃力,可以把這些事交給有能力的組長或小老師給予一對一輔導。
數學來源于生活,是生活中關于數與形的經驗的提煉和抽象。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具體事物比較熟悉。就如教容積這一概念時,我就讓學生每人都收集生活用品中常見的裝液體的瓶罐,讓他們認識1升到底有多少,1毫升到底又有多少,這樣一來,抽象概念形象化,這對學困生無疑是好處,不但激發了他們的興趣,而且還可以使他們掌握一些知識。
三、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而培養非智力因素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小學數學教學新大綱”就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計算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驗以及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后進生可塑性強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和培養。(1)加強常規訓練,嚴格要求。如培養后進生用心聽課的習慣,上課能坐得住,不但要專心聽教師講,還要注意聽同學講,學會聽,能聽懂;并要求他們作業書寫整潔規范、一絲不茍;另外要求后進生今日功課今日完成,絕不拖拉。(2)抓住時機,有效地進行培養和訓練,如口算時,比一比,哪位后進生算得既快又對,扮演、筆算、做作業時,比一比哪位后進生書寫認真,工整規范,并舉辦優秀作業與進步作業展評活動,讓后進生產生上進心理,使他們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也有參展的機會,從而激發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3)及時表揚,有的放矢。當后進生在學習習慣方面有點滴進步時,要及時鼓勵,更上一層樓,對學習習慣不良的后進生不諷刺挖苦,要針對他們的個性,因勢利導,期待進步。當然,培養后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也要注意與常規要求、學習品質、衛生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密切聯系。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教學中,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所形成的后進生應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征,進行有機地結合。
因為后進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單獨作用而造成的,兩者在后進生身上是交叉綜合表現的,認識了這點,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進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后進生的數學成績,靠灌靠拼是不行的,這樣容易欲速而不達。當然轉化后進生的方法很多,還靠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使這些擱淺之舟戰勝激流,駛離淺灘,躲避暗礁,乘風遠航。
參考文獻:
[1]沈潔.回歸生活,打造高效課堂——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模式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6年04期.
[2]米吉提·依米提.啟動學海擱淺之舟——轉化數學學習后進生的策略[J].赤子(中旬),2014年04期.
作者簡介:
吳益群,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張家港市南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