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從貴 卞建勇 王志明
[摘 要]現代學徒制作為一種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為例,從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教學規劃與實施、雙導師團隊建設、考核與評價方式四個方面,對現代學徒制的運用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
[關鍵詞]高職教育;電氣自動化技術;現代學徒制
[中圖分類號]C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2018) 05-0132-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 2020年)》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滿足社會經濟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深化校企合作,協同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因為無論教學內容如何先進,與生產服務第一線所應用的最新技術、最新工藝相比,總是有距離的;無論教學設備如何先進,與工業企業先進的最新機器、最新生產線相比,總是有距離的;無論學校的專業教師技能水平如何高,與生產一線的技術專家、操作能手比,總是有距離的。現代學徒制作為一種現代職業教育制度,是企業工作本位結構化在職培訓與學校本位學歷教育的緊密結合,是產與教的深度融合。德國前總理科爾曾將雙元制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模式稱為戰后德國經濟崛起的“秘密武器”。
隨著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技術的廣泛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已成為一個寬口徑就業專業。然而,這一特點往往導致專業定位沒有具體的崗位目標,造成課程設置與具體工作崗位對接不緊密,缺少專門化方向的培養,達不到“畢業即就業、上崗即上手”的要求。為了實現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對接,更好的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與學生成長,改變校本位辦學培養模式,通過產教融合,引入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研究是一個有意義嘗試。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中心之一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依據廣東省現代學徒制試點文件精神,按照“校企雙主體育人、招生招工一體化、專兼結合雙導師教學”學生學徒合一的培養總體思路,開展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以建立校企協作,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創建“學生、學徒”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人才培養方案構建
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開展教學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它直接決定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質量。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組建了由行業專家、同行教育專家、合作企業技術骨干和專業骨干教師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通過分析行業發展現狀,討論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企業崗位,同時考慮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界定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內涵。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主要面向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技術員崗開展人才培養工作,主要培養掌握電工與電子電路、現代電氣控制技術、設備管理等必備知識,熟悉半導體生產工藝流程,具備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凋試、維護、故障分析與處理等專業能力,掌握設備管理與品質管理等方法,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以及“崇德篤行、精技創新”的道德精神和專業品質,適應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設備維護電氣技術員崗位實際需求的發展型、復合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通過課程設置與崗位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以職業核心素養培育和專業核心技能培養為主線,通過解析半導體自動化生產設備維護電氣技術員崗位工作過程,按職業崗位能力進階培養的特點構建了“三類五層多元”結構的課程體系(三類:素養類課程、專業類課程、崗位類課程三類;五層:公共基礎層、專業基礎課程層、崗位能力課程層、崗位拓展課程層、通識課程層;多元:通過校企融合、課證融合、校本課程、網絡在線課程等方式確保課程建設的多元特征)。
二、教學規劃與實施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校企雙方共同制定課程標準,規劃教學進程和課程實施方案,重點突出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教學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符合崗位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的要求。校企雙方相互協凋內在機制和利益,企業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同時學校也考慮和尊重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規律,并遵循學徒職業成長規律,基于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雙方共同參與、充分論證,按“學生主體、能力本位”實施工學交替,系統設計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進程,同時充分發揮企業、學校特長,優勢互補,以達到學校、企業、學生“三贏”的局面。
為有效實施產教融合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充分利用企業職業環境與資源,便于開展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工作,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針對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工作實行教學運行彈性管理制度,改革基于傳統的定時間、定地點的教學管理模式與制度,實施教學運行的常規管理與彈性管理相結合。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結合合作企業的時間、場地資源情況,彈性安排到企業學習;學徒實習及相應管理工作等淡化常規的學期、雙休日概念,以企業資源、師傅指導便利為前提,優化教學效果為目標。
三、雙導師教學團隊建設
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是一個工學交替的教學過程,需要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相互協作完成,實現“工”與“學”的有機結合和有效銜接。現代學徒制試點雙導師教學團隊建設根據校企“互聘共用”的原則,構建“互聘共培”的長效機制,校企共享人力資源,以滿足課程教學與技能培訓指導工作的師資需求,保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
雙導師教學團隊建設以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的培養、聘用和考核為核心,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和工作重心。企業選派技術骨干或崗位能手與校內專任教師一起組建雙導師教學團隊,討論課程內容,共建課程標準,共研教學設計。校企雙方相互協調,有針對性地安排專業專任教師到企業進行跟崗培訓、頂崗實踐,熟悉自動化生產設備電氣技術員崗位職責、操作流程、工作標準等,組織雙導師教學團隊開展教學交流等活動,以提高專兼結合校企雙導師團隊的實踐指導能力和教學水平,確保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教學質量。對雙導師教學團隊建立學校、企業、學徒三方評價考核機制,淘汰部分評價不高的成員,同時通過評優、獎優的方式來激勵和吸引人才參與學徒指導工作,穩定現代學徒制師資隊伍。
四、課程考核與教學評價
現代學徒制課程考核以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為標準,理論考核與操作考核相結合,綜合采用工作崗位職業技能標準和考核制度對學生打分,進行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等角度的評價,構建多元的課程考核評價機制。
學生課程學習情況采用過程和結果綜合考核評價方法。過程考核考核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程度、工作態度、團隊協作能力等,主要考核方式包括學生自評、團隊互評、專兼教師對團隊評價和對學生評價。過程考核中以團隊成員的互評為主,以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專兼教師的評價為輔助。專兼教師團隊一方面是引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調控評價過程,另一方面則是通過觀察團隊及學生個體在項目實施或技能訓練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并給出相應的改善意見。結果考核考核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和技能水平,主要采用主題報告、項目實施等形式進行。
此外,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教學過程積極采用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樂學在線”、“樂習在線”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監控,結合課程特色,面向教學過程、教學效果、職業能力三方面開展教學評價,做到考核評價形式、手段多元化,過程性與終結性相結合、態度與效果相結合。
結 論
現代學徒制打通了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通道,將校本位的學歷教育與企業工作本位結構化在職培訓有機融合,使現代職業教育合理對接行業企業的發展需求,有效助力社會經濟的發展。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通過引入行業龍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過程,構建基于教育制度和勞動制度相結合的校企融合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以達到“人人有技能,個個能上崗”的人才培養目標,更好地適應企業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石偉平,徐國慶,世界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比較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4(1):21.
[3]關晶,石偉平,現代學徒制之“現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101.
[4]趙鵬飛,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實踐與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 21):150-154
[5]曾樹華,石紀虎,黃明高,鄒永新,現代學徒制下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17 (9):68.
[6]張耕,鄧凱,蔣心亞,高職專業設置調整優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4):15.
[7]王映紅,李傳偉.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制定[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