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根全 王海生 武瑞兵 張建宇
[摘要]慕課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化教育技術,是一種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近幾年慕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作為一種新興教育模式,慕課與傳統教育模式有很大不同。為了使醫學教育更好地適應學習方式的變革,高等醫學院校應積極主動融入慕課的大潮中。本文通過初步探討醫學教育中慕課的優勢和缺陷,結合臨床醫學課程的教學實踐,思考慕課對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影響。
[關鍵詞]慕課;醫學教育; 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 R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3(c)-0152-03
[Abstract]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as a new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is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OC,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have been aroused in recent years.As a new education mode,MOOC is such differ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In order to make the medical education better adapt to the reform of learning approach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move into the tide of MOOC.In this paper,we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efects of MOOC in medic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of clinical medicine,by which explore the effect of MOOC on teaching reform in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edical education;Teaching method
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簡稱“慕課”[1],是一種源于美國,于2012年傳入我國的全新教育模式。其通過互聯網將教育課程傳播到全世界,依據學習者自己的需求來點擊觀看視頻。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在慕課教育領域的應用,給傳統教育模式帶來了巨大影響。我國醫學教育如何利用慕課平臺,使慕課與傳統教學互相取長補短,已成為廣大醫學教育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2-3]。
1醫學教育中慕課的發展現狀及特點
慕課這一概念產生于2008年,此概念一經提出就受到了廣大學者的廣泛追捧,其本意是指“大規模、開放性的在線課程”。2012年被稱為“慕課元年”,在這一年,一些高校和大型基金會就一些慕課項目進行合作,共同推動慕課的發展[4-6]。在我國,慕課風是2013年才正式刮進來并發展起來的,在這一年,清華、北大等數家高校與美國慕課平臺簽約,共建“慕課”聯盟,關于慕課的會議、論壇等相繼開展。其中一些高校開始致力于開發醫學在線課程,并免費開放這些在線課程,這標志著慕課在中國的醫學教育中拉開了序幕[7]。
為了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教育部在近幾年致力于推進精品課程建設工作,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網絡視頻課程,其中醫學精品課程總數已達數千門,這些與醫學有關的精品課程資源構成了慕課發展的重要基礎[8-10]。慕課打破了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信息化與網絡化的知識傳播模式和學習方式,只要有網絡,學習者就可以隨時享受到相應的高質量醫學慕課課程。通過網絡,慕課可以將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輸送到全世界的每個角落,對任何一個學習者來講,都有享受世界一流教育的機會,是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來教學的教育模式。
傳統的醫學教學受限于時間、空間、教師等因素,往往只能使少部分學生受益,與傳統醫學教育相比,慕課對教學條件的要求相對較低。借助慕課平臺,學生只需要網絡就能獲取慕課的教學資源,對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沒有任何限制要求。而且慕課平臺里囊括的精良課程,對學習者也保持著較強的吸引力,能夠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慕課,大量的優秀課程資源很方便便可以獲取,有利于實現教育的公平性[11-13]。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名師和名校資源的共享,避免了教育資源的不平衡,為教學資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14]。另一方面,醫學教育屬于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在幾次考試中對學生做出準確的評價是很困難的。而慕課的評價方式更為合理,慕課的評價方式是使用自動化的在線學習評價,學生可以及時得到老師和學生的反饋評價,形成師生間的一個良好的反饋學習循環。
2慕課對高等醫學教育的影響
2.1慕課對高等醫學教育的積極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醫學知識的更新加快,越來越多的醫學生意識到學習不只是要學習一些基礎的醫學知識,更要了解一些醫學發展的前沿知識,最大限度地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但是這些僅靠學校教育是無法完全滿足學習需求的,而慕課作為一種新興教育模式,能夠更好地滿足醫學生的學習需求[15-16]。慕課的教學視頻是由優秀的教師精心準備的,其內容非常豐富。這些優秀的教師都是來自于國內外知名醫科大學,由他們準備的優質視頻課程,可以說是精華中的精華。
大量的優質視頻課程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臨床技能。醫學生的培養不僅要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更要培養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傳統一對一的教授,大大限制了學生的參與范圍與積極性,而通過慕課的教學視頻等方式可以大大改善這種情況。比如一些醫學專家的手術操作過程,通過慕課教學視頻的演示平臺,可以使廣大醫學生邊看邊學,還可以比較不同醫學專家的操作手法,為提高醫學生自身的醫學操作能力打開方便之門。還有呼吸內科中的各種肺部呼吸音(干啰音、濕啰音、哮鳴音、水泡音等),通過慕課教學視頻的學習,學生很快就能分辨出各類呼吸音[17]。另一方面,借助慕課視頻學生還可以在慕課平臺上進行模擬臨床閱片、書寫報告,鍛煉診斷報告的書寫能力。這些學習平常都需要通過大量臨床實踐才可以掌握,不可能讓每位學生都能接觸到各類疾病患者。而通過慕課演示平臺,學生只需要坐在家里或教室里打開電腦,點擊視頻便可以詳細地了解和學習。
傳統的醫學高等教育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醫學生的學習是機械、被動的。慕課通過視頻、動畫可以帶給學生一種全新的學習感受,醫學生在課程視頻中學習教師的檢查步驟,能身臨其境地體驗檢查設備操作的全過程,掌握檢查與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18-19]。醫學生完全不必跟著老師的節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課程,有助于吸引醫學生的注意力,高效地完成課程的學習。同時在慕課模式下,教師起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導、幫助醫學生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為主,再通過慕課提供的論壇、學習社區等,及時進行在線交流、討論,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知識[20-22]。對于一些臨床疑難病例,這樣的模式更有利于學生掌握。
2.2慕課在高等醫學教育中的不足
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慕課具有成本低、開放性等優勢,但仍然存在不足之處。慕課的教學主要通過虛擬互聯網平臺來傳授知識,與傳統的授課相比缺少了有效的監督機制,并且缺少了人對人、面對面的交流,沒有課堂氛圍,忽略了醫學生的情感需求,不利于培養醫學生自我認知和社會交往的能力[23-25]。對于自制力強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而自制力較弱的學生,學習效果較差。目前慕課的學習更多的是輔助學習功能,醫學生通過慕課學習無法獲得相應的學分、學位,這也導致了很多醫學生不能很好地堅持慕課的學習[26-28]。
現今,慕課在醫學領域的開展不夠廣泛和深入,國內外的研究探索不夠多,對慕課建設的相關人員、資金等投入也不足,因此完全依賴慕課教育是不太現實的問題[29]。另外,一部分慕課課程中,授課教師使用的是自己國家的語言,盡管加了翻譯字幕,但由于文化差異的存在,導致醫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效率很低。互聯網上的慕課知識往往缺乏系統性,而醫學的學習體系又具有其特有的嚴謹性和系統性。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系統性的掌握完整的醫學知識[30-31]。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醫學教育過程中逐步積累經驗,提高高等醫學教育的效率,把慕課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3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通信以及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慕課在醫學教育發展中既存在優勢與劣勢,也存在機會與機遇。慕課為我國廣大的醫學工作者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醫學教育培訓方法,我們必須結合時代教學的特點,抓住機遇,取長補短,結合區域發展水平實際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在不遠的將來,慕課必將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重要手段,推動醫學教學的改革,促進醫學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英劍.“慕課”在全球的現狀、困境與未來[J].高校教育管理,2014,8(4):41-48.
[2]宋專茂.慕課何以致高校教學方法革新[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4):55-58.
[3]朱慶峰.我國高等教育“慕課”發展的困境及理路選擇教育發展研究[J].2014,22(23):73-77.
[4]張成武.“慕課”浪潮推動精品課程轉型升級[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4,32(1):52-56.
[5]王文禮.MOOC的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蘇高教,2013,29(2):53-57.
[6]李揚,關悅,莊天微,等.慕課背景下醫學高等教育的教學改革方法探討[J].中國醫藥科學,2017,7(3):63-65.
[7]俞赤卉.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醫學教育中應用的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雜志,2014,4(34):169-171.
[8]李震,李艷誠.基于慕課的醫學院校圖書館服務策略[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5,36(8):87-91.
[9]吳維仲,關曉輝,曲朝陽.“慕課”浪潮引發的高校教學改革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2015,50(2):190-194.
[10]鄧宏鐘,李孟軍,遲妍,等“慕課”時代的課程知識體系構建[J].課程教育,2013,7(21):5-7.
[11]張禮,胡亞瓊,鈕駿,等.新媒體時代醫院信息化服務平臺構建[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5,36(8):29-32.
[12]Granger K.The future of medical education[J].Bri J of Hospital Med,2013,74(8):424-425.
[13]錢敏娟.中醫慕課傳播的優勢與挑戰[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0(12):87-89.
[14]楊偉超,周立徹,凌圣嬰,等.慕課(MOOC)應用于我國八年制醫學教育的可行性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2):207-209.
[15]戴俏武,王中群,支月瑩.臨床醫學生畢業實習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21):161-164.
[16]季成,程緒杰.醫學生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幾點建議[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6):1113-1114.
[17]張曉玲,王嬌,穆劍玲.微課、慕課在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6):129-131.
[18]魏周陽,陳興無,鄧映霞.醫學本科生臨床實習、考研、就業情況的調查分析[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3):503-506.
[19]代詠梅.慕課在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14):244-245.
[20]陸慧,王建明,陳峰.“慕課”風潮下我國醫學教育網絡的發展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4,27(4):160-164.
[21]Hoy MB.MOOCs 101:an introduction to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Med Ref Serv Q,2014,33(1):85-91.
[22]程璐楠,韓錫斌,程建.MOOC平臺的多元化創新發展及其影響[J].遠程教育雜志,2014,11(2):58-65.
[23]殷丙門,李玉.慕課發展及其對開放大學的啟示[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8(5):29-34.
[24]溫靜,李小艷,梅愛紅等.MOOC對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的啟示[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I4,21(9):881-883.
[25]唐雪鴻,劉剛.關于提高醫學生實習教學質量的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9) :21-23.
[26]孫曉明,饒冬梅.MOOC-醫學基礎課程改革的新標桿[J].新西部旬刊,2015,32(9):125.
[27]蔡成蓮,吳春華.MOOC與網絡教育共享課程教學設計的比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30 (2):119-123.
[28]劉冬梅.慕課(MOOC)的思考[J].亞太教育,2015,29(3):10-11.
[29]Wiillams SA.Masslve open online course on health and medicine:review[J].J Med Internet Res,2014,16(8):191.
[30]衛志民.“慕課”本土化開發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2(1):79-84.
[31]莫曉東,劉婕燕.淺談現代教育技術與醫學繼續教育[J].中國病案,2007,8(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