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峻坤
【摘 要】本文從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角度探究政治課堂的轉向,提出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注重政治學科素養的浸潤,促使教學認識的轉向;注重課堂內外的兼顧,促使教學實踐的轉軌;采取多元化課堂教學評價,促進評價的轉型,通過發展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高中政治 學科素養 課堂轉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1B-0092-02
高中政治是一門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的人文學科,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打破傳統的政治學科教學模式和方式,促使高中政治教育快速地發展,應促使基本概念、觀點、原理以及方法和生活進行有效融合,促進政治課堂教學的轉向,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注重政治學科素養的浸潤,促使教學認識的轉向
在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位置容易受到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也難以有效地發揮,課堂教學比較單一、封閉,教師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課堂教學缺乏有效性。在這種教學環境下,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教學方式陳舊單一,教學失去了其教育的本質。高中政治學科的學習能夠促使學生了解和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構建科學的方法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健全人格。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準確把握課程的標準,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促使有效教學情境的設置,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相應的材料進行利用,開展課堂教學。
材料一:2015 年 4 月 14 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并且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在法規中對責任的相關內容以及懲罰的相關內容進行重新制定,同時針對出現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對于犯罪的行為,依法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
材料二:近幾年,各種食品安全的事件發生頻繁,江永縣國祥食品公司無證生產和銷售假醋案件、湖南大自然茶油有限公司生產經營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茶油案等,不斷地沖擊著人們的認知,對公眾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壓力,食品安全的信譽在不斷地降低。
問題 1:請利用所學政府的相關內容有效的闡述政府打擊食品違法行為。
問題 2:從經濟生活的方面來說,對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有效策略進行探究。
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巧妙的設計,對食品安全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了解,促使學生樹立食品安全的意識。因此,在高中正式課堂教學開展時,應促進學生知識學習和實際生活的融合,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注重課堂內外的兼顧,促使教學實踐的轉軌
促使理論和實際的有效結合,是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在以往的政治課堂學習中,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學習位置,其自主性和積極性難以發揮,課堂學生成了接受和記憶的過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較低,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在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習能力、知識基礎、生活環境等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對抽象的、概括的內容認知度和理解度不夠,存在理論和實踐脫離的情況,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較低。因此,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理論和實際的有效融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圍繞主題抓住主線”的教學中,教師對材料進行引入,開展相應的課堂教學。
2016 年 6 月,環保部頒布的《2015 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中顯示,我國的環境質量雖然已經得到改善,但是 依然面臨著嚴重的保護形勢。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同時制定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策略,并且按照一定的原則開展工作,促使政府、企業以及公眾能夠參與其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開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問題:請你結合自身身邊生態環境建設的例子對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進行分析。
教師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探究,對時下的社會熱點和焦點進行選擇,要求學生科學獲取和利用知識內容,并且有效地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地選擇課題,并且根據自身周圍的環境進行相應的調查,對存在的污染問題進行探究,對其原因和治理的策略進行探索,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實地探究的方式獲取第一手資料。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個人修養以及家國情懷的教育,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三、采取多元化課堂教學評價,促進評價的轉型
在課堂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學評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通過教學評價能夠對教學目標進行檢測,同時教學評價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在以往的教育教學觀念影響下,課堂教學評價過分地注重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注重學生的考試,忽略了教學評價和課堂教學之間的聯系,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這樣的教學評價對課堂教學目標產生不利影響,對教學的靈活性產生束縛。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進行教學評價面對的應是全體學生,課堂教學評價需要對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課堂學習進行評價,對課堂教學開展的方式以及有效性進行評價,同時注重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過程的評價。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創新的途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這樣的材料進行教學,開展相應的教學評價。
2017 年 11 月 23 日,“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系統”在羅馬通過聯合國糧農組評審,正視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并且將在 2018 年 4 月進行授牌儀式。至此中國已經有 15 個項目進入到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大家庭中,在世界居首位。龍勝梯田規模龐大是世界級的農業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景觀價值,同時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并且是世界上人工栽稻的發源地質疑,有“世界梯田原鄉”之稱。
問題 1:對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系統的文化意義和經濟意義進行分析。
問題 2:使用文化創新的知識內容,對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系統保護提出合理的建議和策略。
這樣的例題,可以對學生進行多個方面知識和內容的考查,促使學生了解申遺成功的意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進行檢驗,同時對學生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對學生進行全過程的評價,促進過程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有效結合。通過這樣的探究式、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產生思想的碰撞,體驗和感悟生活的價值,促進學生辯證思想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采取綜合性的全面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素質教學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學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當注重學科素養的培養,促進教學認知的轉向,注重課堂內外的兼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采取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 海.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轉向[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
[2]王 楠.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轉向[J].速讀旬刊,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