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純
摘 要:我國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較快,為各行各業帶起了較大便利,促進了行業發展。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法。文章主要闡述了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信息技術的應用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G623.5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1-03
一、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情境教學
由于數學學習難度較大,課程內容較為乏味,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低下,成績得不到提升,再加上教師仍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師生課堂交流較少,教學質量較低。為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就需要充分借助信息技術優勢,開展情境教學,活絡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開展情境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特定情境下學習,調動學生積極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中,由于分數與學生之前所學的數字有所不同,教師僅通過口頭講解對分數概念進行論述,大部分學生很難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將分數概念用童話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如利用多媒體技術設置這樣的一個情境:假如五位同學在森林探險的過程中,遇到一個面包,只有在規定時間內將面包平均分為五份,并正確表示出來,才能夠得到面包。通過這種方式向學生傳達分數的表示方法與讀法,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有別于傳統教學方式,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因此課堂教學效率也就得到一定提高。
二、運用信息技術打破教學障礙
數學學習往往需要學生具備一定邏輯思維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這樣才能夠將知識點理解透徹,但一般學生空間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不完善,因而對相關知識點就無法吸收。為打破這種教學障礙,教師就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針對具體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使學生感受到較為新奇的教學方式,推動教學開展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師教學障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三、運用信息技術拓展練習形式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通過練習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通常的練習方式多以題海戰術為主,學生大多數時間都花費在練習上,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因此教師就需要改變教學現狀,積極拓展練習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練習方式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運用,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并且信息獲取也較為簡單快速,在較短時間內就能夠完成練習。由于小學生注意力差,容易被其他東西吸引,因此教師就必須通過有趣的練習來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小學數學學習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此練習必須形式豐富。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10以內加減法》教學,教師可以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通過對現實中物體的加減,使學生明確加減法具體運用,還可以通過一系列小游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信息技術運用在課堂練習中,具有較多優勢,能夠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主體,教師根據學生具體發展制訂教學方案與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多媒體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影響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多數教育者都將開發學生潛能作為教育的基本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中要不斷給學生創造開發自身潛能的機會,使學生在不斷學習過程中對自身優勢有足夠的認識。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創新意識,讓其在不斷學習過程中產生學習興趣。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培養的過程中能夠受多媒體形式影響,不斷改變,其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一定的協助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較多優勢。它能夠改善教學現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信息技術優勢,能有效推動教學開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屈俊林,郝小光.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13).
[2]王志忠,于 紅.淺談多媒體技術對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