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必玲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有效地運用激勵策略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基于此,為了促進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得到更好、更有效地運用,本文通過設立小目標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利用“疑難點”來發散學生學習思維和樹立榜樣提供學生學習目標三個角度對如何激勵側濾在小學教育教學有效應用的手段和方式進行了研究,并通過舉例給出了相應的闡釋和說明。
關鍵詞:激勵策略;小學數學;學習積極性
激勵策略作為一種可以有效激勵學生求知欲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得到了廣泛地運用,可以讓學生產生很好地學習動力,激勵策略的運用可以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激勵教育可以讓他們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完成學習,引導他們在積極主動中探求知識,對激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信心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1 設立小目標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
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其競爭意識是必不可少的,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原因正處于爭強好勝的階段,有著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基于學生的這些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堂提問中通過一些激勵性語言來為學生提供挑戰機會,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挑戰中完成自我展示,其競爭意識也會被很好地激發出來。為了確保激發的時效可以達到更長,教師還要從學生智力水平、個性愛好和年齡階段等方面出發,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制定出學習階段的一些小目標,這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2 小目標便于做到,有利于學生據此設定更大目標;
小目標能夠通過信息反饋的方式得到控制,可以保證其發展方向不出偏差;
每一小目標的實現都會讓學生得到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這樣學生就會不斷努力,其學習積極性會被很好地調動起來[1]。
例如:某小學二年級某班在背誦學習《九九乘法表》這一知識點時,為了降低背誦難度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按照1—9依次打頭的的順序將乘法表分成9個小部分,學生每會背誦一小部分就是完成了一個小目標。這樣,《九九乘法表》的背誦難度大大降低了,學生也在順利完成一個個小目標的過程中積累起了強大的進取心,更通過一步步的學習高質量的學會并有效記憶了《九九乘法表》。
3 利用“疑難點”來發散學生學習思維
數學具備很強的邏輯性,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就需要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目前有很多教師因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誤導而仍然以自我為教學中心,這明顯違背了素質教育中所提出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的教學原則。為了轉變思路,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多做觀察、多找尋出學生特別能使一些學習成績較差學生數學思維得到發散的“疑難點”,以此來促進學生數學邏輯性的提升,從而有效地擴充學生數學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例如:某小學六年級某班在學習《圓柱與圓錐》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先讓學生制作兩個有著同底面積和高的圓柱和圓錐,接著讓學生找來一些沙土,并提出疑問:“幾個圓錐的沙土能裝滿圓柱。”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得出三個圓錐沙土能裝滿與其同底面積和高的圓柱,進而得出了同底面高的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三倍地結論。這樣學生不但通過教師所設問的疑難點很好的發散了學生的數學思維理解了所學知識點,更鍛煉了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效果顯著。
4 樹立榜樣提供學生學習目標
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學生如果有了學習榜樣就會很容模仿他而產生同樣的積極行,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不斷給學生樹立榜樣并通過榜樣來激勵學生。所樹立的榜樣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以教師為榜樣,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教育工作一線工作者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極為深遠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做到以身作則,不僅要在課堂上教書育人,也要在課下以自己的道德規范和學識來影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學生的思想熏陶,使學生能夠以自己為學習目標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以優秀學生為榜樣,例如,某小學某班數學教師每學期都會根據成績評選出下一學期的數學課代表,數學課代表有著優秀的數學成績和學習能力,能夠很好地為其他小學生樹立學習榜樣,為促進班級整體數學成績的提升,教師還讓數學成績好的學生與差的學生組成一對一互動學習,讓成績差的學生以成績好的學生為學習榜樣,帶動了成績差學生的數學成績取得了良好提升[2]。
總結:綜上所述,本文集中研究了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的能夠得到有效運用的相應方法,通過研究發現,應用本文所舉的方法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可以取得有效地擴充學生數學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使學生積累起強大的進取心從而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的良好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促進激勵教育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運用,為我國素質教育取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緒芳.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有效運用探析[J].考試周刊,2017(97):89.
[2]劉曉敏.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有效運用探析[J].中華少年,2016(23):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