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也得到了大力改進,新型的教學方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不斷促進和推進了現代教育發展所要求的初中數學課堂的高效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引導著初中學生積極自主地潛心全心學習和思考數學問題,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邏輯能力、創新能力,從容地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去問題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數學是為下一步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的關鍵節點,是數學學習筑基的重要階段,教師利用良好的數學資源,合理科學地安排好數學教學內容,有效調節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氛圍,以達到改善枯燥教學教學的單一、呆板的灌輸式狀態,全面地引入新型數學教學模式,靈活地將數學知識分化滲透到每個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確立數學真理在學生心目中的正確地位,高效地啟發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按照正確的邏輯關系去理順數學知識,有條不紊的掌握數學要點。
一、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新型模式
所謂新型模式,自然是對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的顛覆,打破其枯燥、單一且僵硬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效率的教學方式,誘導學生在高效、完美的數學課堂上自由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獨立地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最終達到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在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釋放自己的想象空間,大膽地表述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闡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科學的根據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程度,有的放矢地調節教學計劃,因地制宜地利用資源去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而不是讓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要點,讓學生在題海中掙扎,每天忙于寫寫算算,無法從根本上掌握數學知識的涵義。
二、初中數學課堂有賴于教師對教學安排的有效預設
初中學生處于發育生理期,對教師的印象及課程氛圍安排都有種感性認識,在認識問題上偏于感性。倘若學生對教師的印象及課程知識點饒有興趣時,會不由自主地集中注意力,隨著教師指引的思路去思考和探索,并且會主動地去探索更多的相關知識點,開拓自己的數學思維現象能力,拓展數學發散思維,觸類旁通地引入所學的內容,將整個教學內容進行聯系理解,整體全面的理解掌握數學教學內容。因此,教師一定要在課前有效預設好課堂氛圍,強化學生對課堂內容產生微妙的心理反應,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人教版《圓柱和圓錐的側面展開圖》一節,教材的知識內容是抽象且難以理解的,教師要通過圓柱的形成過程,如何去解剖分心圓柱,從構建模型上去教學,促進學生提高觀察能力、抽象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強化從實際問題中充分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課堂上,老師將圓柱木塊沿著軸剖開,得到一個矩形平面,測量這個矩形的長度為30cm,寬度為18cnm,問,這個圓柱形木塊的表面積是多少?于是,學生會紛紛地討論起來,探索要得到答案需要哪些條件?怎么測定這些條件的準確性?教師給予學生時間去思考、討論,并適時地給予誘導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圓柱體的直徑、高,運用表面積公式快速地找到了答案。通過圓柱的實物觀察及有關概念的歸納,教師不斷地向學生滲透“真知產生于實踐”的觀點,引導學生將數學理論知識與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了解曲面化成平面,立體化為平面圖形的轉化過程,抓住主要矛盾,摸清事物的本質,領略到主體圖形美與平面圖形美的關系,體會到自然現象中美的因子無處不在。教師通過幻燈片或教學模型展示圓柱形物體的展開過程,油桶、鉛筆或圓形柱子等,讓學生自己觀察圓柱,琢磨圓柱的特征,想象矩形、正方形等特殊數學模型旋轉后會產生什么效果,最后找出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和面積公式,從而掌握住知識點。
三、學習小組的組建是高效課堂的必備因素之一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知識水平的局限性,數學的思維能力存在著各種不足,單純的依靠個人努力可能仍舊達不到解決之道,因此,則要依靠團隊的力量來攻克數學難題,通過互補個人單人的思維上的不足,增強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取更加有效的數學知識。例如:人教版初中教學《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一節,為了理解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準確掌握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綜合運用各種運算來解決數學問題。在教學課堂上,教師組建幾個組,讓學生互問互答,說出公式的推導過程及理由,從不同的角度準確理解和掌握乘方的性質與公式。教師布置四項填空題:(1)a3*a4*a=___ , (2){a3}4=____ , (3)2(a3)2*a3=____ , (4)a3*a4*a*(a3)4=____ , 第一小組的學生去完成練習,第2組學生給予判斷,緊接著教師對不明之處總結,并開始講授新的知識點,如(ab)3表示什么呢?學生隨同教師的板書過程了解到ab)3=ab*ab*ab ,同時,根據數學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ab)3=(a*a*a)*(b*b*b)=a3b3,學生根據實際的數學問題進行概括總結,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過程中,學生之間互相糾正,加以補充,達到一致后,向教師提交小組的答案,再由其他小組成員進一步思考,質疑問難,口頭表達他們的觀點,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訓練了他們歸納及思維表達能力。數學小組的建立,學生在團隊的努力下,通過探討性思考數學問題,強化了數學思維能力,進一步提升了數學課堂的效果。
四、結束語
構建輕松舒適的高效數學課堂,可以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發掘自我潛能,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素養,真正掌握數學知識的關鍵點,為后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他們在數學的海洋里面暢快遨游。
參考文獻:
[1]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有益探索分析[J].陸冬梅.才智.2015(30).
[2]新課改形勢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吳秀清.亞太教育.2015(16).
[3]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顏穎瑋.甘肅教育.2018(03).
[4]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黃曉芬.學周刊.2014(23).
[5]關于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J].杜云江.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