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
【摘 要】 黨的“十八大”指出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核心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上級教育部門黨委也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樊城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提高教育質量,就要抓住教育的兩個關鍵因素:教師和學生。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決定了教育質量的高低。
【關鍵詞】 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學生
教育事關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億萬家庭幸福。黨的“十八大”指出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核心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上級教育部門黨委也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樊城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提高教育質量?我認為要抓住教育的兩個關鍵因素:教師和學生。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決定了教育質量的高低。我們正是抓住這兩個關鍵因素,以此來打造二十中輕負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特色,創辦人民滿意教育。
一、激發教師責任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說:“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 可見,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發展的關鍵,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我們著力給老師們創造一個既公平公正又充滿競爭的教學環境,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以此來激發所有老師的教育責任感。
首先,我們在安排工作時,征求每位老師的意見,酌情考慮他們的實際情況,盡量使每位教師對自己的崗位滿意,干得舒心。
我們在組建新的年級教師團隊和班集體時,盡量做到公平、公正。先確定好年級分管領導和年級組長,確定好年級組核心。然后選好備課組長這個備課組核心,組建新的備課組教師團隊,既考慮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要考慮性格、奉獻精神、合作精神,還要考慮以老帶新,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能力。最后,選好班主任這個班集體核心,組建新的班級教師團隊。
其次,評價教師唯“教學質量論”,以教學質量來公平的評價每一位教師。我們無論是在評先表模、績效工資核算,還是職稱晉升、崗位評聘,一律以教學質量說話,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強化老師們的質量意識,激發他們的教書育人的責任感。
二、遵循教育規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
教育規律是教育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固有規律,它在教育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決定著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一切教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客觀法則。
一直以來,學校始終按部頒標準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不論是中考學科還是非中考學科,也不論是有專業教師,還是只有兼職教師,我們盡力按照要求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嚴禁老師隨意增減、擠占課時,保證學生全面發展。
嚴格平行分班,保證每個學生平等分班,也保證每個班教師配備均衡。
嚴格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嚴格按照規定安排學生作息時間,不推遲下午放學時間,也不設午自習。
嚴格控制學生的作業總量。我們規定,只有語數外理化五門學科可以布置書面作業,嚴禁其他學科留作業;當天有晚自習的學科嚴禁布置作業;語數外作業不超過半小時,理化作業不超過15分鐘,保證學生的課外活動和休息時間。
學校積極開展“體藝2+1”、“陽光體育鍛煉”、學生社團活動,每個年級開設2~3節課外活動課,保證這些活動開展的時間。
三、健全和落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
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實行科學嚴格管理。
首先,健全管理制度,為科學嚴格管理提供依據。我校針對實際情況,發揮制度的管理和導向功能,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如《二十中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涵蓋“備、教、批、輔、考、研”等各種規定,規范老師們的教育教學行為;制定《二十中評先表模辦法》、《二十中績效工資考核辦法》,規范學校的獎勵,引導老師們關注教育教學質量。
其次,嚴格落實教學管理。我校實行校長全面負責、年級組長包年級、班主任包班、備課組長包組,教學副校長和教導處負責全校的教學管理,注重落實教學過程中的每一環節。
在備課方面強調三點:
一是強調集智備課,在教育局規定的時間,各年級在指定地點開展集智備課,要求年級分管領導督促,備課組長記載過程,教導處檢查通報。
二是備課內容完備,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要清晰。
三是提前一周備課。教導處每周五檢查,下周一通報。
積極改革課堂教學,我們要求老師改變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以生為本,尊重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積極開展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激活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思維習慣和實踐能力。
在教學監控方面,學校組織聽評課活動:一是要求新來的老師、新上九年級的老師,先聽同組老師的課,消化后再到自己任教班上上課,這些由分管領導負責;二是每學期組織兩次備課組內的互聽互評課互動,由備課組長安排和組織,聽后要組內評比,促進每位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升,這項由教導處組織實施;三是校長、分管領導等不定期的推門聽課。
在作業布置和批改上要求精選、精編、精練、精批、精講。作業除了要注意量之外,還要注重質。作業要與教學進度一致,要能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遷移。作業要求有布置必須全批全改,必講解。
正是有了全體教師教育責任感和積極性為基礎,遵循教學規律為核心,科學嚴格管理為保障,我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獲得了社會的一致認可。這是一條符合二十中實際的提高教學質量的道路,我們將不斷提高我們的輕負高效,不斷深化我們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努力創辦人們滿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 教師怎樣提升教學質量[M]. 長春:吉林出版社,2012.
[2] 連建華. 學校教學質量管理概論[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