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雷
摘 要:新課改的實施對小學教師來講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它需要小學教師全方位塑造自我,在思想理念等多方面進行深刻的改變。作為融工具性與人文性于一體的小學語文教學,則更應該改變傳統機械、程序化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努力建設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要求;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7-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058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多元化的能力素質,以便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具備更高的教學能力。
新課改背景下倡導的是一種課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師重新認識自己。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明確規定在新時期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這就意味教師角色發生著變化,師生關系也在變化。小學語文作為小學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核心學科,實用范圍廣,對于學生未來的各學科學習都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新課改下要充分的重視語文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課標要求科學開展教學。
一、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語文新課程標準是對原有的語文教學大綱的新發展,是語文課程的總設計,新課標從新時期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小學教育的現實出發,強調了語文學科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及課程的性質,也明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內容和教學順序,這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的指南。在新的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了小學語文教育的實用性和工具性,強調語文學習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在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成為培養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主陣地。同時,新課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精心設計,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啟迪學生的智慧;注重語文學科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開展綜合性學習,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要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實踐和創新方面,要給學生實踐、探究、參與的機會,尤其要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最終推動學生語文的全面發展。
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更新知識,鉆研教材,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應用教材,敢于結合學情大膽進行教材的整合。教師要靈活地應用教材而不是盲目照搬,結合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需求來科學地設計教學流程和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要努力體現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課堂、家庭及社區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教學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教師的教學思想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有先進教學理念為指導。在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變革觀念,必須正確理解新課程對語文教學過程的要求。從國家對現在課程改革的要求來看,新一輪課程改革是立足于長遠發展,要進行全方位的根本性變革,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以課改為契機,把專業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層次,也能夠使小學語文課堂呈現更多的生機與活力。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對新課程改革充滿信心。人往往有戀舊情結,很多教師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已經習慣了自己的教學模式,課程改革的突進需要我們改變舊有的不足,努力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往往使很多教師產生一定的猶豫甚至是抵觸。這就需要樹立對于課程改革的信心,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對于課程的研究中來,領會精神,大膽嘗試,這樣才可能把工作落到實處,才可能做好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其次,要更新觀念,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兩方面:
1.重新認識教學內容。教師要深入鉆研新課程標準,熟讀并鉆研教材,要把握教材的要點,并有獨到的體驗和發現。教師應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教師應考慮到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針對性、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客觀差異,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能順暢自如地達到學習目的。
2.重新認識語文教學。新課標要求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倡導“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主張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等富有時代特征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牢牢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教師只是教學過程中的參與者、指導者。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說去辯,結論讓他們去理去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才是新課程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今后,語文教師 不應當“授之以魚”,終年辛勞而收獲甚微的塾師,應做“授之以漁”,教導學生擁抱生活的領航人,成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智者。
新課程期待著教師重新審視自己對職業角色的定位,把自己從“神壇”中請下來,能與生為善;把自己從“經驗”中請出來,敢自以為非。期待著教師們正確地發掘其內涵,變通地實踐其要求,給學生烹調出豐盛的素養套餐。期待著教師們關注學生們的學習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規,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課堂上少一些“話語霸權”,多一些百家爭鳴。
參考文獻:
[1] 美芳.讓心靈之花盡情綻放——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吉林教育,2010(14).
[2] 吳裔春.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幾點認識[J].語文學刊,2010(20).
[3] 黃紅菊.淺談新課改形勢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J].快樂閱讀,2013(22).
[4] 胡會桃.新課改形勢下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幾點認識[J].新課程學習(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