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昭昆
摘要: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剛剛落下帷幕,開拓高校黨建工作創新方式,是黨統攬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促進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必須從實情出發,創新工作模式,推進黨建工作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黨建;創新模式
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這個偉大工程就是我們黨正在深入推進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調了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陛、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的工作目標。我國入黨的人數逐年增多,但是在高校的黨建工作中卻存在很多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本文從這些問題入手,探索高校黨建創新模式。
一、現階段各高校黨建工作中的不足
(1)黨建工作人員缺乏且相關專業知識理論不扎實。
國家提出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后,人們的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教育部發布的最新數據,2017年全國共有在校大學生2695.8萬人,全國具有大學教育程度人口為1.9593億人,本科幾乎成為很普遍的學歷。雖然希望入黨的積極分子的人數隨之大幅度增加,但入黨的名額增長幅度不大,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加劇了許多。再者,因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增多,而相關教師隊伍中的黨建工作人員卻跟不上大幅度增加的人數。以往一位老師只需要承擔兩到三名學生的入黨工作,現在一位老師可能要承擔七到十名學生的入黨工作,大大加重了老師的工作量,從而導致對大學生入黨的審核重視度有所降低。還有一些相關專業知識理論不夠扎實的工作人員也混雜其中,使工作質量和效率大幅度下降。對學生的了解、考核與指導停留在書面報告和平時印象,缺乏深度,不能很好地結合實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務工作的水平。由于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意識具有思維活躍以及容易受外來文化影響的特點,網絡時代信息的復雜性使得大學生黨員明辨是非的能力受到了挑戰。
(2)入黨積極分子入黨動機多樣,有功利化傾向。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們對物質也有了更高的追求,甚至出現一些拜金主義的現象。面對當今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困境,每年的畢業人數逐漸增多,大學生的經歷和經驗都少,面對就業就會有更大的壓力。因此,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更傾向于注重實際,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地入黨。把黨員的身份作為一個就業競爭的跳板,沒有真正領悟到黨員的責任和義務。有一些大學生在入黨之前表現良好,在入黨之后對自己放松要求,出現功利化傾向,違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今后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也沒有起到黨員的帶頭作用。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對于黨員入黨的甄選是多么地重要。
(3)黨建工作活動單一,缺乏多樣性。
現在很多高校的黨建工作活動內容十分單一,對于學生入黨之后,沒有進行很好地培養。活動形式僅限于看看報紙、開開會宣讀文件或向上級黨組織匯報一下黨建工作,沒有更多新意和實質性內容,也充斥著陳詞濫調,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好黨建工作要遵循“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基本思路。提倡學生積極參與,歡迎學生提供新點子和新意見。
二、高校黨建創新模式初步探索
(1)拓展領域,延伸教育陣地。
首先,要突破當下對于學生黨建工作的模式,盡早對學生進行思想熏陶,進行正確的政治引導,延伸黨建工作的教育陣地。比如可以在學生公寓、學校食堂、學生活動中心等學生活動較多的場所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宣傳的時候采取一些年輕人更喜歡的方式。進行思辨問答、知識搶答,板報活動等等。也可以在一些黨員公寓掛牌,并定期舉辦黨建活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宿舍文化。還可以在每個宿舍區開設黨員活動室,創立黨員活動日,發掘學生的特長,為其他人提供學習、咨詢、生活等服務。學校可以和企業合作,延伸教育陣地,建設黨員基地,安排學生對黨的相關文件、政策的探討,聯系高校相關的黨建人員,深化學生對黨建工作的認識,明確人生價值取向以及為人民服務、認真負責工作的態度。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之中,積極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
(2)了解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向,豐富黨建教育內容,創新體制。
第一,要把政治教育與入黨教育相融合,既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又要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既要注重學生的成才又要培養學生的成人。可以舉辦各種各樣的校園活動、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等,以此來增強黨務工作的效率和實際效果。第二,要增強教師隊伍中黨建工作者的力量,增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一方面要提高師資水平,吸收有知識、有思想覺悟的老師加入黨建工作,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尋找新的學生黨建工作的教育方式。進一步挖掘校內資源,既重視專業教育又重視非專業教育,真正達到樹人育人的目的。第三,積極推動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結合的方式。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推動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開闊視野。讓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與社會相適應,從社會各個層面、各個方面了解實際。通過這些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今后工作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
(3)推動黨建工作朝網絡化發展。
當今世界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互聯網的應用范圍越來也廣泛,再加上政府提出“互聯網+”政策的提出,進一步推動了互聯網時代的深度和廣度發展。大學生對網絡的熟悉程度和關注程度也有所加深,推動黨建工作向網絡世界的發展,加強網絡作為宣傳的載體作用,有利于創新黨建工作創新方式,起到宣傳成本小,宣傳范圍廣,更新速度快的良好效果。借助網絡實現方法與內容創新。緊跟時代潮流,掌握青年人的發展動向。現在大多數高校的黨支部都已經設立了專門的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進行黨建工作宣傳,開展網上黨課教學,公布優秀黨員動向,使黨建工作更加公開透明。黨建工作者必須要緊隨網絡時代的發展步伐,還應掌握網絡知識進行積極利用。將黨的政策、任務和目的以更符合大學生思維意識的信息傳播形式來進行宣傳。構建“微博+微信+微課”學生黨建“三微”平臺,使學生通過電腦、手機實現學生網絡黨建學習、教育、宣傳、管理、輿情控制、交互溝通等新模式。建立微信、QQ為載體的黨支部群、黨小組群和書記信箱等立體網絡平臺,實現高校黨建網絡民主監督機制和方式創新。
同時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對大學生所處的網絡環境進行監督和管理,必須要利用一定的科學技術手段來對其進行控制。這是篩選具有正確和積極的網絡信息在大學生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凈化高校黨建工作環境的堅實保障。派專人對傳播于校園網絡環境中的信息進行審查,目的是保證信息的正面性和安全性。
(4)重視黨務工作人員素質水平的提高。
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培養一支真正有能力、有思想的學生黨組織隊伍、發揮學生黨員的帶頭作用,黨務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的提高就顯得格外重要。一是重視對黨建學生、黨建工作干部、黨建學生輔導員的選拔。因為黨的主要活動都由他們來策劃、組織和實行,就非常需要高度自覺、理論知識扎實、有責任心、政治素養高、甘于奉獻的學生干部和老師來擔任。同時,對他們進行專門的培訓和考核,以保證黨建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對于高校黨支部工作的兼職老師,也要激發他們的熱情,積極爭取優秀分子入黨,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黨建知識的條件,對有重大貢獻的,給予優先入黨的權利。三是重視學生黨員隊伍的培養,他們之前都經過了一定時間的培養,對黨有了一定的認識。在鼓勵他們學習黨的相關知識之外,還應為他們創造條件,積極進行實踐活動,從而得到鍛煉和提高。鼓勵他們聯系學生,特別是新入學的學生,吸收其中的積極分子,引導新生向黨組織靠攏。
(5)結合實際,創新思路。
新時代下的黨建工作要根據時代要求和黨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的現狀,以人為本,拓展新的黨建工作思路,突破以往死板單一的活動模式,從而激發參與的積極性。如可以進行時事熱點的討論、生動活潑的話劇表演等形式,以喜聞樂見的靈活方式,培養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三、結語
推動高校黨建工作決不能忽視現存的問題,一切從實際出發,拓展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將黨建工作的理念進行創新,加強高校黨建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借助網絡來實現方法與內容創新,構建網絡工作平臺。發揮黨建人員的知識技能,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高校的黨建水平。突破傳統的黨建工作形式,探索出有時效、有效力、有影響力的黨建工作新模式。
(作者單位:天津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