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辰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移動學習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利用利移動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知識,移動學習理論對于教育領域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帶來了教育的新變革。本文主要針對移動學習理念下繼續教育的發展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移動學習理念;繼續教育;發展策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逐漸深入尋常百姓的家庭,在移動終端的支持下,移動學習逐漸在繼續教育領域站穩了腳跟,它的便捷性,實用性,簡潔性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本文通過對繼續教育的理念和發展進行論述,確定繼續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教書育人為導向,實現繼續教育的存在價值。
隨著網絡和終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作為新時代的產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已經成為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必備的交流工具,意味著移動學習時代的到來,對于新生代人類來說更是成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這樣的環境沖擊下,繼續教育事業也不斷地向移動端方向靠攏,它的轉變具有革命性意義。
一、繼續教育的起源和內涵
繼續教育與通常說的成人教育有所差別,它是在上個世紀中期由聯合組織發起的。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終身學習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于人類的要求,繼續教育的存在意義就是滿足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在我國,最初的繼續教育是以一種學歷補償形式存在的。由于我國特殊的歷史時期,文革階段有許多人失去了受到教育的機會,而繼續教育作為補償教育的形式,受到大眾的歡迎。現今,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市場職能不斷細化,對于崗位的要求也不僅僅局限于學歷,而更傾向于全面發展,此時的繼續教育更加類似于在職的培訓活動,目的是為了強化工作能力。教育領域在我國的形勢作用下,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體制內培訓,另一種是體制外的培訓。繼續教育的理念發展更加偏向職業化和大眾化,教學的模式也從簡單的課堂教學逐漸轉變為游學,參考觀察等等多種形式,最近更是向移動終端方向發展。
二、現代繼續教育理念的特點
繼續教育發展至今,擁有了自己獨特的教育領域和特殊的教育特色。首先是辦學主體的多元化,繼續教育最初由政府和高效承辦,逐漸發展成為政府、高校為輔,民營社會組織為主的辦學方式,再到由社會各界多種力量共用辦學的方式。各類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包括在崗的職業培訓,老年大學,廣播大學等等,都是教育主題不同的呈現方式,辦學主體的多元化一直在影響著社會的教育理念發展。其次是目標的職業化,繼續教育的培訓目標是以崗位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不僅僅限于學歷層面,更多的是對人進行職業素養和能力的培養,滿足職場和職場能力提升的要求,對高校的教育形成補充。最后是培養教育模式的現代化,繼續教育的教育模式可以分為五個極端,①市場調查②確定教育目標③開發教育資源④實時教學⑤評價,這五個步驟,基本概括了在我國當前的經濟模式下,項目的研究和實施的必備階段,使得繼續教育的目標更加明確,更具有針對性,符合社會和市場的需要。
三、移動學習背景下繼續教育理念的新發展
現代技術的的發展推動著繼續教育教育模式的改變,從最初的遠程網絡教育導線在的移動終端教育模式,繼續教育的學習方式呈現移動化趨勢,在這種形勢,傳統的理論知識學習收到沖擊,使用移動端進行學習,學習者不會花費大量時間來學習一門課程,這就對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和片段化有了新的要求,通過有趣、重要的知識點吸引人們利用更多的碎片時間來學習,這是繼續教育發展帶來的新型商業模式。市場職能的細化,使得崗位的職能也逐漸細化,這些都在推動著繼續教育向專業化發展。共享是繼續教育新型模式下新的盈利模式,將手中的資源進行分享,從而獲得大眾的關注和傳播,進而獲得收益。這種商業模式會對繼續教育的辦學理念產生沖擊,共享的理念讓信息的獲取變得更加輕松,信息的暢通保障了教育機構對于市場的把握,此外,通過共享的理念連接其他領域,也能幫助教育機構擁有更好的社會形象,而且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在公益的基礎上實現共享,是走在時代最前沿的運營方式。
四、移動學習背景下繼續教育發展展望
(1)互聯網加上繼續教育是遵循教育驅動和技術職稱的教育理念,互聯網的加入為其提供了新興的教育方向,尤其是IT業,服務業等等,而繼續教育想要追上互聯網的步伐,必須要進行基礎設施,管理系統,課程教學三方面的設計,這是繼續教育實現移動化的必由之路,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支撐,繼續教育的轉型工作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教育不管以什么形式存在,都必須遵循它是一種教育的核心理念.
(2)知識共享和知識產權是移動繼續教育資源的主要來源,這是移動繼續教育發展的發展的重要內容,深入挖掘互聯網現有資源,不僅開展多樣性的資源建設模式,也要借助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知識平臺。移動繼續教育不應該象網絡課程那樣規范,應該以實用,有趣,充分利用學習者零散時間來作為發展的目標。
(作者單位:山東省章丘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