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微閱讀已經逐漸成為一種閱讀的潮流,備受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睞。與此相對應的傳統書本閱讀則在新鮮事物的盛行下緩慢前行,舉步維艱。本文著眼于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問題,通過對當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策略研究,探討高校圖書館的生存方式。
關鍵詞:微閱讀;高校圖書館;發展策略
引言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電子閱讀以其簡單快捷、方便查找等優勢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手機、電腦等高速便捷的閱讀工具進行閱讀,而傳統書本閱讀則被擱置一邊。這種情況在高校中屢見不鮮,高校圖書館成為一種擺設,被大多數大學生所遺棄。為拯救傳統閱讀,我們應關注到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現狀,探索出微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之路。
一、高校閱讀模式探尋
網絡信息時代的來臨促使閱讀的定義逐漸變得寬泛,人們在多元化多樣性閱讀需求下更多的傾向于電子讀物。微信、微博等精簡短文逐步取代了報刊等長篇論述,網頁、軟件中的網絡小說漸漸替換了紙質裝訂的出版小說,閱讀正在向以電子閱讀為主的微時代過渡。在高校常常看到大學生在校園的走廊、教室拿著手機瀏覽文章,而圖書館中卻是人煙稀少。就算有人也大多數在使用電腦等高科技閱讀工具,館內書架上的書籍像是屏風擺件,只當遠觀而不近其身。
高校期末論文寫作期間是高校閱讀的主要時段,在這一時期,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不約而同地來到圖書館去尋找素材,紙質書籍在這一時期才真正發揮其作用和功能。而電子閱讀卻在日常滲透中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并一躍成為高校閱讀的常用模式。這種數字化、多樣化、互動性強的閱讀模式嚴重制約著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因而我們在重壓下探索圖書館發展的對策,進而促進紙質閱讀的發展。
二、幾點建議和意見
微時代電子閱讀定位于類型多樣,方式多變,力求為讀者帶來足夠的知識需求,但也存在淺泛、碎片等不足,這方面也正是紙質閱讀能夠彌補和填空的。當下高校圖書館要發展,就必須結合電子讀物和紙質讀物的優勢,將其定位于創新模式下的多維度服務。以夯實基礎服務為前提,創新地進行電子與紙質的資源整合,細化深化圖書館閱讀服務。
1、增強基礎核心服務,打造特色化服務模式
高校圖書館中書籍眾多,品類豐富,具有專業的學術性質和公正版權,具有電子讀物所不具備的系統、理論化知識儲備。在電子讀物盛行的今天,高校圖書館要發展,就要增強核心設置,加強自身建設。
館藏書籍可以說是高校圖書館口碑陛的標志,一說到圖書館就使人聯想到豐厚的涵養和文化底蘊,想到專業和獨特,加強核心設置,要及時增加館藏書籍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以數取勝,以質保名。在數量和質量增進的同時,要注意提高書籍的學術性和科研價值,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底蘊價值,夯實自身,力求打造專業性、系統化、深層次的特色圖書服務。
2、巧推經典,創造引導服務設置
經典文化和經典讀物是高校圖書館館藏的重點和精華,無論是在哪個時代,都是我們的一筆精神財富。因而我們要加強對經典讀物的推助,通過導讀設置,對應所需,加強圖書館服務建設。
圖書館的導讀工作,就是利用對館藏書籍的引導和指引,使讀者盡快找到自己所需求的書籍資料。加強對經典讀物的導讀,推崇經典,保護和發展圖書館的精粹,是導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校中,閱讀的對象主要是教師與學生,在進行導讀設置時,可以根據教師和學生的不同專業進行分類,建立電子檔案,使學生通過圖書證掃描就出現和他本專業相關的書籍。并通過導語進行經典宣傳,每一位學生掃描圖書證首先出現的是對經典讀物的簡介導語,然后才是專業書籍,這樣的設置,不但有利于經典重現和推廣,還可以讓增進經典在學生間的傳播,進一步發展圖書館管理。
3、運用科技,設置云同步服務
新時代的閱讀使得網絡成為必不可少的工具,高校圖書館館藏豐富,類型多樣,但對于讀者來說找一本書如同大海撈針。因此我們要結合網絡,運用科學技術,實施云同步協同操作。
利用網絡,將館藏數目通過云端上傳到電腦,實現線上線下的同步,使學生在導讀的指引下,利用搜索殷勤,搜索出自己想要的書籍。整合線上線下資源,設置關鍵詞篩選,既節省了讀者的時間,又對所需書籍有一個系列化的引導,針對淺閱讀的盛行,利用科技促進圖書館的發展。
4、發展電子宣傳,取長補短
電子讀物之所以盛行于今,主要是由于其運用手機APP及電腦對文本進行宣傳和推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可以模仿電子讀物的宣傳方式,取長補短,進行主動、推送式服務。
設置高校圖書館公眾號,進行公開書籍推廣,充分利用微時代、微信、微博等各種工具對圖書館進行宣傳推薦,并通過平臺互動和留言,反饋對宣傳的個人建議和意見,及時高效地進行不同讀物的宣傳和推介還可以在校園內拍攝宣傳片和微電影,運用視頻音頻以主觀色彩進行人文推廣,取電子讀物傳播之長處,彌補高校圖書館宣傳力度的不足。
5、開展交流活動,促進書籍傳播
高校圖書的閱讀以專業性為限制,本專業只對本專業精通,而對其他圖書聞之甚少,這樣十分不利于書籍的廣泛傳播和人文情懷,因此,在校內開展各種交流活動,是促進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又一途徑。
交流活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同專業閱讀交流,一種是不同專業閱讀傳播。在同專業交流會上,學生興趣相投,更多的是對閱讀感觸的交流,而在不同專業交流中,更多的則是跨專業進行知識的傳遞和普及。這兩種途徑雖然意義不同,卻是殊途同歸,共同擔當著傳播書籍,促進情感交流的重擔,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有利于大學生素質教育和情感態度的培養。
三、結束語
電子閱讀發展至今,已成功走進高校,走進社會,成為閱讀的主流。高校圖書館要在微時代微閱讀中發展,就必須站在宏觀的角度上,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典藏特色,汲取電子閱讀的便捷多樣,形成云端互動,促進人文關懷和素質培育。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現在看來還在路上,還要經過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只有在實踐中逐漸創新優化,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提供系統、專業的服務,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作者簡介
楊昆芹,研究方向:出版和電子出版。
(作者單位:云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