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的新課改教學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不斷的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科學的、新式的教學模式,職業技術院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同樣如此,教師必須肩負起自身的職責,明確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在技術、生產、管理以及服務等諸多環節體現出學生的優勢,促使學生實現長遠化的成長和發展,在此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還應當增強其理論素養,尤其是在此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強化學生的技術素養,方可與時代接軌,最終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關鍵詞: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式;探討
職業技術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此教程的開設體現了一定的必然性,實踐教學環節,應當本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理念,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更新和改革,不可進行簡單的借鑒或是機械的傳授,無法保證學生的理解力,正是由于計算機應用實踐性相對較強,因此,職業技術院校在開展此課程教學的工作中,必須重點培養學生的技能,并要求教師在實踐教學環節,不斷的總結教學經驗,實施教學改革,進而培養大批的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為社會的運作打下良好鋪墊。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輔助教學
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已經有許多職業技術學校意識到了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多媒體這一途徑,可為教師帶來一定的輔助性作用,課件內容中集合了文字、影像、圖片和聲音等多個因素,可將抽象的因素轉化為具體的、微觀的因素,對實物進行有效的模擬,提高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認知能力,并有效掌握相關知識內容。
將多媒體課件應用到課堂教學環節,還能一定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對教學難點予以突破,對教學重點加以把控,力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比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環節,其中的Excel、Word等都是用戶需要直接面對的圖形界面,如若僅僅憑借著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亦或是粉筆+黑板的教學手段,必然會致使學生難以掌握知識要點,而多媒體教學方法,則可對實際的操作行為予以全面認知,操作全過程也更具可視化的特色,教師在此環節可以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和要求,引導學生自行操作,而后要求學生將急劇特色的結果映射到屏幕之上,以供學生討論,對學生的思維予以激發,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借助多媒體這一技術手段,具有諸多的優勢和作用,其一,多媒體技術可實現影像、圖片和聲音的有機融合,進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其二,利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方式,可對程序運行過程予以演示,令最終的教學全過程更具互動性和直觀性,極大的提高課堂容量,還能加快知識講解的速度,提高教學質量[2]。
二、對教學理念予以轉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經過筆者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已經基本認識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環節,必須學會帶著問題去引導學生學習,避免運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方式可概括為幾個組成階段,分別為提出概念、闡述概念、距離論證,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而后,筆者基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組成,提出了新的“三部曲”,也就是:首先要提出問題,而后要闡述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則對其中的規律和結論予以總結。這一過程中,學生 也會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產生新的觀點和看法,教師在此環節,可以發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經過由具體到抽象,由實際到理論的過程,力求極大的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在初次接觸應用軟件之時,將難以學到其中的精髓,教師此時不可作硬性要求,學生僅需明確軟件的用途和基本的應用方式即可。可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的深入,力求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明確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影響,體現自身的引導性地位,將更多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發現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知識中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以及操作能力,這一過程中,必然會導致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有所削弱。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教學模式的更新,以及教師與學生地位的變動,也會增加教師的工作責任心,積極體現自身的綜合素養,提高教學水平[4]。
三、對上機操作教學加以把控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特別考驗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際的上機實踐環節,學生可對一些不理解或是未能全面掌握的知識點予以處理和解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工作的落實環節,必須要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不可僅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而是要力求做到實踐和理論的有機結合。
這就要求教師做好課題的安排,結合學生的認知層次和個性特征等等因素,提出切合實際的問題,并基于以上問題,要求學生在某個時間段內必須完成,體現問題解決的嚴謹性,學生必須獨立完成任務,針對不會的環節,則要積極、踴躍提問,將問題扼殺在襁褓之中,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效率[5]。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從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的信息技術水平開始不斷的提高,若想使社會經濟發展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就要注重培育信息技術類專業型、應用型人才,此時的職業技術學校所肩負的社會壓力在自然而然的增加,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工作的落實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筆者針對性的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可為相關的教學人員帶來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陳浩.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5(9):27-27.
[2]馬海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現狀和對策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6(19):157.
[3]左黃榮.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2):95.
[4]藍祎天.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嘗試與探索——運用拓展模式進行教學的嘗試[J].電子制作,2014,22(1):107-107.
[5]劉清生.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5,19(5):126-127.
作者簡介:秦浪,貴州省六盤水市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