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芹
【摘要】《孫子兵法》是中華文化的寶庫,內涵十分豐富,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本文認為市場競爭(商戰)與軍事戰爭(兵戰)盡管形式各異,但都有共同的特性,因而也就具有共同的規律和原則,并試圖從企業戰略管理的角度探討《孫子兵法》中的戰略思想,從分析環境、制定戰略、戰略決策等方面進行闡述,據此來指導企業制定和實施企業戰略。為企業制定其戰略提供了有效的思維模式和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關鍵詞】孫子兵法 企業戰略 戰略指導 戰略制定
一、企業戰略管理與《孫子兵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必須在激烈的競爭中謀求生存、發展。企業競爭已從產品競爭的低層次競爭發展到企業戰略的高層次競爭。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要求企業除了具有較強的市場適應能力外,還應該有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使自己在商戰中保持不敗。盡管商場和戰場在形式、結果等許多方面不同,但卻具有共同的指導原則和發展規律,在戰場上適用的軍事戰略思想對企業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借鑒作用。我國古代軍事著作《孫子兵法》對企業戰略管理的指導作用最為顯著,許多現代企業戰略管理思想的源頭就在《孫子兵法》。
盡管戰略學者和經理們對企業戰略的內涵各有不同的認識,但是對企業戰略的特征,人們的認識卻沒有太大的分歧,基本上理解都比較相似,概括起來,企業戰略具有如下特征:企業戰略具有總體性,企業戰略就是企業發展的藍圖,制約著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切具體活動;企業戰略具有長遠性,企業戰略通常著眼于未來3年至5年乃至更長遠的目標;企業戰略具有指導性,企業戰略規定了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基本的發展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途徑,指導和激勵著企業全體職工努力工作;企業戰略具有現實性,企業戰略是建立在現有的主觀和客觀條件基礎上的,一切從現有起點出發;企業戰略具有風險性,企業戰略是對未來發展的規劃,然而環境總是處于不確定的、變化莫測的趨勢中,任何企業戰略都伴隨著風險;企業戰略具有競爭性,企業戰略也像軍事戰略一樣,其目的是為了克敵制勝,贏得市場競爭的勝利。
二、《孫子兵法》對企業戰略管理的指導作用
(一)以“全勝”戰略思想制定戰略規劃
孫子日“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下政攻城。”孫子的這些話體現了全勝的軍事戰略思想,這個戰略思想貫穿于整個《孫子兵法》。“全勝”的軍事戰略思想是進行謀劃的重要指導方針。因為它包含了對主觀與客觀、知己與知彼、物質與精神、局部與全局、眼前與長遠等諸多矛盾關系的正確認識。當前企業生產經營所處的外界環境變幻莫測,企業為了能在發展過程中避免挫折和失敗,保持長期穩定持續的發展,謀求“全勝”就要從戰略高度來把握企業發展的方向,制定并且貫徹執行企業戰略。
(二)把握競爭勝負決定因素是完善戰略規劃的關鍵
孫子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將,五日法。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重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孫子把決定和影響戰爭勝負主要因素概括為“五事”、“七計”,并且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夫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乎無算呼?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孫子兵法》在千百年戰爭實踐中證明這一論述是完全正確的。在企業競爭中對勝負的判斷也是如此。“道可以理解為企業經營是否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經營方針是否符合實際要求,管理思想、方法是否先進;“天”可以理解為企業所處的政治、經濟、政策、法律的功能條件;“地可以理解為企業地理位置、經濟資源、布局、市場和交通;“將”可以理解為企業領導的素質和能力;“法”可以理解為企業體制和規章制度;“主孰有道”就是企業領導是否能夠進行英明的領導;“將孰有能”就是企業管理者的德才素質;“天孰有得”就是企業所處政治、經濟環境及地理位置是否有利;“法令孰行”就是企業體制規章制度、領導指令的有效執行;“兵眾孰強”就是企業全體人員素質是否較高;“士卒孰練”就是企業內部技術創新、業務開拓能力培養和提高;“賞罰孰明”就是企業的獎懲制度適用性及執行情況。以上這些勝負決定因素也說明,企業要想成功,關鍵是企業自身經營素質和實力。因此把握競爭勝負決定因素,并使之優于對手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卓有成效的企業戰略的關鍵。
(三)實行以利為核心的決策標準
孫子日:“智者必慮,必雜于厲害。”“合乎利而動,不合乎利而止”。“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孫子認為在戰略決策時唯一的標準就是“利”。在進行戰略決策時,他提出“一日度,二日量,三日數,四日稱,五日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用最初的資料,綜合一定的外界因素,用權變的思想進行推斷比較,得出正確的結論,利潤作為衡量企業經營好壞的重要標準,就是要求企業在決策時必須把實現的利益作為首要考慮因素。要仔細辨別所處環境,分清厲害關系,不能因小利而盲目倉促決策,誤入對手的圈套,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和戰略上的被動。
三、《孫子兵法》與企業戰略制定
(一)制定企業戰略的原則
“知己知彼”是《孫子兵法》中包含的軍事理論的基礎,是一切決策的出發點。而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局勢作戰原則,也可以被企業經營決策借鑒。只有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才能“百戰百勝”。
(1)有備而戰。“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在企業經營中,在做出任何決策前都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好準備。使企業處于有利的市場,確保本企業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