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學男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中,合作學習被當作一種先進的學習方式而加以應用,并成為推動教學改革的動力之一。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能否發揮固有優勢,提升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是眾多教師所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化學 課堂教學 合作學習
在當今社會,合作已經成為獲取成功的方式之一,而合作意識也逐漸深入人心,在工作、生活中皆有體現。而在教育領域,合作學習也占有一席之地,它的應用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改變了教師在教學中所充當的角色,總體而言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合作學習逐漸獲得教師與學生的認可。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越來越多,但是實際效果卻不太理想。因此,要想使合作學習發揮真正的作用,就需要對其進行分析與探討,了解其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找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一、合作學習概述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式教學方法,它以小組活動為基礎,為達成一定的目標而展開,由教師來分配學習任務以及控制教學進程。合作學習具有互動性、互助性、參與性、體驗性、探究性、自主性等幾個特征。所謂的互動性即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流動;互助性即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參與性即全體學生均參加到小組學習活動中來,每位學生都擁有表現、思考、探究、創造的機會;體驗性是指讓學生從不同的方面來體驗教材內容;探究性即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自主性指學生能夠將自己的體驗與興趣、知識與方法結合起來,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現狀
第一,合作學習流于表面,沒有落到實處。盡管我國已經在推行教育改革,但是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存在,很多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時并沒有把握合作學習的實質,而是參照應試教育,認為學生只要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并上交結果就可以。這種行為明顯背離了合作學習的初衷,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無法體會到合作學習的作用。第二,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實驗是初中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在做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應用合作學習法有助于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然而,部分學生因學習基礎較差,無法獨立思考問題,所以參與度不高,在合作學習中不能獲得較大的提升。第三,教師過于重視結果而非過程。合作學習的結果能夠比較直觀地展示學生的學習收獲,因此很多化學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結果非常重視,且這種重視超越了對合作學習過程的關注。受此影響,部分學生實際上并沒有參與到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最后只是抄一下其他學生的學習結果,敷衍了事。
三、初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第一,完善教學內容設計?;瘜W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應先明確教學背景和教學目標,并據此對自己的教學內容設計加以完善,使教學內容適應學生的具體情況(比如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水平,學習興趣及愛好等)。以第七章第三節《酸和堿的反應》為例,這一課需要做較多的實驗,比如鹽酸的酸堿性實驗、澄清石灰水的酸堿性實驗、蒸餾水的酸堿性實驗等。因為鹽酸、澄清石灰水和蒸餾水比較相似,所以學生比較容易混淆。因此,教師在教授這一課時,應先按照性質將各個實驗加以歸類,之后再將實驗安排給合作學習小組,從而使學生明確鹽酸是酸性物質,澄清石灰水是堿性物質,蒸餾水是中性物質。第二,做好實驗分配工作。在小組討論環節,教師應加強引導,給每個學習小組分配合適的任務。例如,在《石灰石的利用》的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町以讓幾個小組歸納生活當中石灰石的用途以及石灰石存在于哪些地方,再讓另幾個小組做石灰石的相關實驗,比如澄清石灰水與鹽酸的化學實驗,澄清石灰水通入氣體的實驗,澄清石灰石與鋅塊的實驗,等等。剩下的小組則專門負責記錄數據。通過這種形式,使每個學習小組及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得到參與的機會,并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學習效率。第三,優化合作學習的問題設計。問題的設置是否合理、有深度,直接關系到合作學習能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能否達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重視合作學習的問題設計,向學生拋出難度適中的、符合學生學習需要的、能夠調動學習興趣的問題。比如,在教授《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時,教師不必提出像“元素分為哪幾類”這種明顯可以在課本上找到答案的問題,而應提出像“元素和原子有何區別”、“元素符號有何意義”這樣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通過提出這些問題,使學生產生深入探究的動力,不讓合作學習停留在表層。第四,完善合作學習的評價。合作學習的評價的合理性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在合作學習的評價環節給予學生鼓勵,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評價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欠缺之處,從而采取措施指引學生對欠缺之處加以改進。
四、課堂問答式的互動教學
問答式互動教學也是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學互動方式之一。不僅如此,在互動式教學的研究中發現問答式互動也是最有價值推廣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相關的問題的歸納、設計以及提問方式時機的安排就是問答式互動教學中最關鍵的部分,例如在講解Mg和A1與鹽酸發生反應時的變化,教師帶領學生做實驗時,可以取鎂和鋁各一小段,除去表面的氧化物,分別放入試管內,向試管內加入鹽酸,觀察反應,教師這時就可以跟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對話,總結出現象,并向同學講解化學方程式:Mg+2HC1=Mgcl2+H2和2A1+6HC1=2A1cl3+3H2。教師也可以在家庭實驗這一個點上設計問題作為引言,例如可以這樣問,同學們的家庭實驗都完成了嗎?你們都觀察到了什么現象呢?而作為家庭實驗的主要參與者,同學們必然會對這類問題產生回答的欲望,從而就順利地打開了互動教學的大門,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中,構建課堂的豐富性是很重要的,課堂本身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教師怎樣將課堂營造的富有趣味性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好好把握課堂教學,充分發揮自己的機智,對學生進行良性的教育影響.例如,教師在做葡萄糖溶液與氫氧化銅溶液進行反應的實驗時,同學們對觀察到的反應現象很可能先后順序不同,就會對此感到很驚訝,這時教師就需要對他們進行指導和講解,幫助學生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這樣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實驗中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加深印象,對培養學生認真科學的態度和對化學充滿好奇心的心態是很有幫助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實際觀察對學生的信息進行把握,抓住學生學習的特點并加以利用,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水準。
總之,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是我國教育改革的必然結果,而教學實踐也證明合作學習具有多種優勢,能使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因此,廣大初中化學教師應繼續對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加以探討,從而使合作學習更加適應教學實際,使化學教師的教學水平獲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