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向陽
【摘 要】 后勤管理作為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的基本保障,為學校教師和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的主要部門,在學校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 新形勢;后勤管理;改革思路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學生的素質教育越發受到關注。作為教育工作者來說,首先應當明白,對于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體現在言語和行為上,為學生營造出能夠對學生身心影響的環境也同樣重要。在新形勢下,后勤工作者應當結合學校文化,構建出適應育人要求的環境體系,以確保教育工作能夠順利的展開。
一、著重校園文化建設,從建設優美校園環境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其中包括:校園景觀、人際關系、環境的梅花綠化等等。后勤工作首先應當把建設文明校園作為工作的重點內容,從綠化校園著手,將校園環境變成“生態園”,學生可以在爬滿綠藤的長廊里讀書、游戲,讓以往給人莊嚴肅穆感覺的學校變得生機盎然。在各種花草樹木上可以注明品種名字、生長習慣、用途,讓學生在玩耍欣賞的時候增長知識,以此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以及能夠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良好品格。
二、抓好后勤勞動管理,以榜樣的力量影響學生,培養他們不畏艱辛的精神
“言傳身教”是一直被強調的教育方式,對于學生的教育,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范,行動起模范作用。尤其是針對于中學生的教育來說,“身教”更為重要。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同時也是叛逆時期,對于教師、家長的教育通常是反其道而行。后勤管理人員為了建設美好校園默默工作,面對建設校園的艱巨工作,不怕臟、不怕累、任勞任怨,而且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在校園中的每個角落都可以見到他們勞作的身影,校園中的一草一木都離不開他們的辛勤勞動,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多提醒學生多觀察后勤工作人員的工作,以“榜樣”的作用影響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慢慢形成勞動意識,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工作中不怕困難、勇敢前行。
三、加強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從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角度出發,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
學校生活具有集體性,在集體生活中有很多人物角色,每個人與其他人之間都有聯系,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學生必須能夠做到與他人友好相處。對此,學校需要制定一些相關的制度,并嚴格執行監督工作,督促學生慢慢形成一種習慣,也讓他們能夠與他人友好相處。比如:在他人休息時,不能夠大聲喧嘩;要隨時照顧到別人的情緒等等。對此,學校可以利用吃飯時間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在打飯時,不許嬉戲打鬧,不準插隊,不準擁擠他人,不浪費糧食,珍惜勞動果實等等,在食堂的墻壁上,還可多貼些標語。通過生活細節中的點點滴滴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行培養,遠比單純的說教方式有用的多。
四、重視對教師、學生的安全教育,從培養安全意識的角度,讓學生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如何保障學生的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對此,學校應當組織后勤部門做好安全意識宣傳工作,在學校的宣傳板上貼上關于安全的標語、安全小常識等等,每月對師生進行一次安全教育,通過講實例的方式教授一些危害及安全常識,比如:實驗操作規范,運動前需要熱身等等。這樣在面對危險環境時,學生才能沉著鎮靜、理智處理。
綜上所述,后勤管理相當于學校的“內臟”,想要保證學校教學工作順利開展,首先要保證這個關鍵部位隨時處于健康狀態。從改變整體環境的角度出發,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身心素質,幫助他們成為全面型素質人才,將來能更好地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志誠. 新形勢下初中后勤管理的創新思路研究[J]. 新課程·中旬,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