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教學能力同等重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良好的師德修養是基礎,先進的教學能力和方法理念是整個藝術教育的關鍵。本文將從師德、教學方法、科研能力等多方面對藝術設計專業教師能力的提升提出建議和規劃。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 師德修養 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036-02
猶記得兒時最大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如今,多年的心愿終于成為現實。作為一名踏入學校大門不久的年輕教師,經歷著從學生到教師角色轉換的過程,一切是那么的新鮮,激情澎湃。我亦如同一個懵懂的孩子,在邁向優秀教師的這條路勇往直前。一路雖然跌跌撞撞,我心依舊,懷著欣喜和期待,不畏挑戰。
在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當今社會,藝術設計專業的規模迅速發展。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方能為國家和學校培養優秀的人才。眾所周知,“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制定一份全新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顯得尤為重要,刻不容緩。本文將從師德、教學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淺析如何提升藝術設計專業教師能力。
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加強師德的修養是重中之重。每當望著臺下學生一雙雙期盼和渴望知識的眼神,我一遍遍告誡自己,時刻牢記作為一名教師的神圣使命,為祖國培養花朵和棟梁之才。
首先教師在思想上要愛黨愛國,要擁有自強民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懂得自主與自律,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走好第一步,才能為學生樹立榜樣正確引導學生。
1.境由心生。只有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才能包容和接納世界未知的所有,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2.愛崗敬業,以身作則。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而教師的靈魂更如同圣雪般安寧潔凈、不染塵埃,心懷感恩之情,播灑陽光,潤澤萬物,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二、因材施教,寓教于樂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是教學最高水平的體現。學生如同尚未雕琢的玉器,需要教師因材施教,精雕細琢方能出彩。
1.學習有法,教無定法。新任教師要向優秀的有經驗的教師學習,注重多種教學方法和有效手段的綜合運用,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對學習的興趣。
2.寓教于情,寓教于為,寓教于樂。積極推行翻轉課堂教學、微課慕課教學、創客空間教學等先進的創新理論和實踐方法使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興趣,使學生愿意上課,喜歡上課。
3.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自身特點和優缺點,真正做到揚長避短,教學相長,璞玉得琢,育人以成,讓每個學生都能成才!
三、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言簡意賅的闡述了教師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的三大責任。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自身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對于教師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舉足輕重。
1.善于思考工作中的不足,向有經驗的教學名師學習,認真鉆研專業知識,多和學者溝通交流,課后與學生交流,聽取學生意見,看看新時代學生更愿意接受哪種授課方式,集思廣益,多元發展。
2.科研基礎扎實雄厚,治學態度嚴謹,及時充電,善于反思,博學慎思,明辨篤行,在汲取沉淀中充實和完善自我。
3.實時關注國內外研究領域最新發展現狀,開闊學術視野,多和業界交流,深入企業實踐,真正做到產學研相結合。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最后,以北大厲以寧教授《鷓鴣天》中名句與各位共勉,“一生治學當如此,只計耕耘莫問收”。春蠶破繭,方能破繭成蝶;上善若水,方能厚德載物;厚積薄發,方能收獲碩果。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努力早日成為一名符合學校和學院發展的高標準、高水平、高層次的教師。
參考文獻:
[1]計蕓.藝術設計教育現狀與科學發展的路徑[J].美術大觀.2010
[2]徐方.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探討[J].藝術教育.2010
[3]聶松竹.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09,8(29):93-94.
作者簡介:
范瑩(1988.01-),女,漢族,山東人,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計算機交叉學科應用,創新創業。